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式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您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科。④思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出春山明净,春江空阔。廖寥几笔,描绘出一幅清晰鲜明的水墨画。
B.颔联“竞”写活了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闲”解释出花儿清闲自得的意态。
C.颈联没有怨恨之情,只有诗人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D.尾联诗意婉转,韵味浓厚,其中“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
【小题2】诗歌的前四句在景物描写上表现了高超的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25 03:28: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嗟乎!师道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出:超出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C.其破荆州,下江陵   方:当
D.举匏樽以相 属:同“嘱”嘱托
【小题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不传也久矣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B.其身也,则耻师焉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C.固一世之雄也,今安在哉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D.皆出于此乎 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小题3】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A.是故益圣,愚益愚B.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食埃土,下饮黄泉D.顺流而
【小题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今安在哉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为其然也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水为之而寒于水
【小题5】翻译以下文言句子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