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陈旭麓评价“民族反思”时说:“民族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是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的批判。”第二次反思是 ( )
A.新文化运动B.国民革命C.中共一大D.五四运动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下图所示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件事情以后(  )

A.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
C.鸦片战争D.北伐战争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 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D.社会主义时代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遵义会议——***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一时期(  )
①军阀割据混战
②人民生活困苦
③社会秩序混乱
④人民思想落后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下图中人物评价正确的是(  )

①领导了武昌起义,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成立了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④促成国共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

材料一:

    

材料二: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孙中山选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出生时的社会环境。
(2)结合孙中山的生平大事,在材料一的A、B中填上孙中山的相关历史事件,并分别说说该历史事件中孙中山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以及该思想对之后的革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革命“失败的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
A.市民B.学生C.新军D.工人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