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兴废存亡者亦然。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1)材料一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2)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经历了衰落与复兴的历史,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有人说,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写出其变法的主要措施。
(2)用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原因是什么?
当前题号:2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
A.奴隶主阶级的改革B.资产阶级的改革
C.古典文化的复兴D.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意见(  )
①有利于学术文化的繁荣   ②推动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③有利于公平地选拔人才   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开国皇帝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提倡节俭   ④都比较有作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秦始皇和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司隶校尉
④丞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
C.设立丞相等三公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秦朝的历史事实不符合的是( )
A.秦始皇让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
B.商人张三前往咸阳城做生意,随身携带了很多圆形方孔铜钱
C.小吏李四用小篆誊抄了一张政府告示,呈交给县令大人过目
D.王五去世后,他儿子世袭了他的职位当上郡守,负责地方政务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