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社会生活
- 人类生活的世界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的起源
-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上)
- +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下)
-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中国近现代史
- 世界历史
-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下列史实与推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 中国有了影响世界的天文学著作 |
B | 明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
C |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 | 台湾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
D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是古代中国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
A.A | B.B | C.C | D.D |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东西方戏剧大师,都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剧作。以下属于他们的戏剧作品的是()
A.《红楼梦》、《威尼斯商人》 | B.《长生殿》、《仲夏夜之梦》 |
C.《牡丹亭》、《奥赛罗》 | D.《桃花扇》、《哈姆雷特》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掌握压迫者的力量。”
(1)材料一、二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为限制君主权力,他们还提出什么主张?
材料三、1792年创作的《马赛曲》的歌词中写道: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的祖国鲜血遍地……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给材料加点部分作出注释。
(3)路易十六被捕后,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结合史实,分析路易十六发出如此“感叹”的原因。
据史料记载,嘉靖四十二年(1563)三四月间,浙江巡抚、都统率兵船配合朝廷大军会剿流窜到福建敌船70余艘,救回被掠百姓百余人,敌祸患稍息。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马戛尔尼来华 | B.平定准噶尔叛乱 |
C.戚继光抗倭 | D.雅克萨之战 |
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这些措施的共同意义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 | B.削弱地方权力 | C.抵御外来入侵 | D.维护国家统一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元、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
B.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
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


A.①——开创科举制度 | B.②——推行崇武抑文 |
C.③——戚继光抗倭 | D.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据上表可知( )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据上表可知( )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南宋时期市场上通行“会子”。这一现象说明宋朝
A.经济重心南移 | B.农业科技进步 | C.海外贸易扩大 | D.商品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