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提及汉武帝,他的统治核心思想是(  )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有(  )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 ④分封制
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秦始皇开创了大一统基业,汉武帝 推进了大一统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和汉武帝巩固政权的措施

 

秦始皇时期

汉武帝时期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地方采用郡县制



经济上

‚

统一货币,盐铁官营

思想上

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二:“纵民铸钱、冶铁、煮盐,富商大贾,冶铸鬻(意为“卖”)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

(1)请你在材料一表格的‚ƒ中填上合适的内容。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汉武帝为什么要统一货币、盐铁官营?
(3)说说汉武帝推行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政权方面的共同特点。
当前题号:3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交流是每个时代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侥,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中的路线是谁开辟出来的?他为后来哪条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2)材料二中“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指出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有何发展?这与人口的迁徙有何联系?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有怎样的认识?
当前题号:4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中央统一铸造货币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丞相,可能会见到的历史事件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设立太学
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④为防御匈奴进攻,修筑万里长城
⑤书同文,车同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⑤D.②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秦朝时期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的铜钱
C.秦末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商鞅变法标志着秦统一六国的完成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懂……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架车),而将相或乘牛车。上(高祖)于是约法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上曰:“夫农,天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纪》

材料三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建立初期面临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

(2)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认识?由此采取的治国政策是什么?出现了什么局面?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的是(  )
A.秦始皇死后葬在阿房宫
B.阿房将发动起义推翻秦朝
C.秦朝刑罚残酷,社会混乱
D.秦朝徭役繁重,民怨沸腾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