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社会生活
- 人类生活的世界
- 中国古代史
- 中华文明的起源
- +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上)
-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 昌盛的秦汉文化
- 探寻丝绸之路
-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下)
-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中国近现代史
- 世界历史
- 当代中国与世界
佛教和道教都得到过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其共同原因是( )
A.都是外来宗教 | B.都迎合统治者想长生不老的愿望 |
C.都能麻痹人民的思想,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 D.都主张修身养性,长生不老 |
传入中原地区的第一部佛经名为《四十二章经》,它传入中国最有可能的时间是( )
A.前6世纪佛教诞生时 |
B.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
C.公元前后,西汉末年 |
D.唐朝玄奘西游归来 |
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帝王、贵族信佛 |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
D.对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有利 |
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又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得出的科学结论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
C.东汉时期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 | 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 |
在一部电视剧里,讲述了刘邦的夫人吕后为了逃避战乱,逃到了尼姑庵中。对于这一情节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情节的设置是正确的,因为当时佛教已经传入我国 |
B.这一情节的设置是错误的,因为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我国 |
C.这一情节的设置是虚构的,但是符合史实 |
D.这一情节的设置不太真实,因为她逃入的是道观 |
下列关于马镫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中国传到东北亚地区 | B.由突厥人从萨珊波斯人处引入 |
C.由阿拉伯人传给波斯人 | D.从西欧、北欧传到东欧 |
新疆地广物丰,民风奇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一年发生的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A.公元前121年 |
B.公元121年 |
C.公元前60年 |
D.公元60年 |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行驶,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符合“西北备边”的史实有
①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物,保护往来商旅,设立驿站
②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并委派官吏,驻扎军队
③明朝时期为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④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掌管该地区事务
①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物,保护往来商旅,设立驿站
②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并委派官吏,驻扎军队
③明朝时期为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④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掌管该地区事务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下列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加强和西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B.加强对西域地区的开发 |
C.为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准备条件 | D.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