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两句描写的情境非常新奇,令人陶醉。联系上下文,发挥想 象,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美丽的画面《古诗三首》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
(2)《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______(季节)的________景色,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心情和对________的赞美之情。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穿”是________的意思,“金甲”是指________,“穿金甲”的意思是__________,从中感受到战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从“将晓”可以知道作者写诗的时间是_______,“有感”说明这首诗的内容是_________。
(2)诗题正确的朗读节奏是(____)
A.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遗民泪尽胡尘,南望王师又一年。
(1)对“遗民”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
A.感到遗憾的人民。B.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巴峡穿巫峡,便襄阳向洛阳。
(1)这两句话包括四个距离遥远的地方,用加点的词串联起来,给我的感觉是_________。
(2)作者用字准确: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所以用“______”;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驰,所以用“______”;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所以用“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解释下列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从下面的九宫格里挑出一句诗,写在横线上并完成练习。

(1)这句诗是__________,我能写出它的前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
(2)吟诵这两句诗,我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信息匹配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