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 1,△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判断△ABC 是什么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ABC 的面积.
(1)判断△ABC 是什么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ABC 的面积.

在Rt△ABC中,∠ACB=90°,BC=5,过点A作AE⊥AB且AB=AE,过点E分别作EF⊥AC,ED⊥BC,分别交AC和BC的延长线与点F、D.
(1)求证:△ABC≌△EAF;
(2)若FC=7,求四边形ABDE的周长.
(1)求证:△ABC≌△EAF;
(2)若FC=7,求四边形ABDE的周长.

如图,Rt△ABC中,∠C =90°,AC=6,BC=8
(1)求AB的长.
(2)把△ABC沿着直线AD翻折,使得点C落在AB边上E处,求折痕AD的长.
(1)求AB的长.
(2)把△ABC沿着直线AD翻折,使得点C落在AB边上E处,求折痕AD的长.

已知:如图,有人在岸上点C的地方,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长CB=10米,CA⊥AB,且CA=6米,拉动绳子将船从点B沿BA方向行驶到点D后,绳长CD=6
米.
(1)试判定△A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船体移动距离BD的长度.


(1)试判定△A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船体移动距离BD的长度.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平面内两点 M(x1,y1)、N(x2,y2),则这两点间的距离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MN=
.
例如:已知 P(3,1)、Q(1,﹣2),则这两点间的距离 PQ=
=
.
特别地,如果两点 M(x1,y1)、N(x2,y2)所在的直线与坐标轴重合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那么这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简化为 MN=丨 x1﹣x2 丨或丨 y1﹣y2 丨.
(1)已知 A(1,2)、B(﹣2,﹣3),试求 A、B 两点间的距离;
(2)已知 A、B 在平行于 x 轴的同一条直线上,点 A 的横坐标为 5,点 B 的横坐标为﹣1,
试求 A、B 两点间的距离;
(3)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A(0,4)、B(﹣1,2)、C(4,2),你能判定△ABC 的形状吗?请说明理由.
已知平面内两点 M(x1,y1)、N(x2,y2),则这两点间的距离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MN=

例如:已知 P(3,1)、Q(1,﹣2),则这两点间的距离 PQ=


特别地,如果两点 M(x1,y1)、N(x2,y2)所在的直线与坐标轴重合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那么这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简化为 MN=丨 x1﹣x2 丨或丨 y1﹣y2 丨.
(1)已知 A(1,2)、B(﹣2,﹣3),试求 A、B 两点间的距离;
(2)已知 A、B 在平行于 x 轴的同一条直线上,点 A 的横坐标为 5,点 B 的横坐标为﹣1,
试求 A、B 两点间的距离;
(3)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A(0,4)、B(﹣1,2)、C(4,2),你能判定△ABC 的形状吗?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