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几何图形初步
- 相交线与平行线
- + 三角形
- 三角形基础
- 全等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勾股定理
- 四边形
- 圆
- 命题与证明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
,AC=12cm,BC=5cm,将斜边AB翻折,使点B落在直角边AC的延长线上的点E处,折痕为AD,则CE的长为__________cm.



(本题满分9分)已知:如图1,△ABC中,AB=13,BC=14,AC=15.将线段AB沿过点A的直线翻折,使得点B的对应点E恰好落在BC边上,折痕与BC边相交于点D,如图2所示.

(1)求线段DE的长;
(2)在图2中,若点P为线段AC上一点,且△AEP为等腰三角形,求AP的长.
小李在解决第(2)小题时的过程如下:
① 当EA=EP时,显然不存在;当AE=AP时,则AP=__________;(需填空)
② 对于“当PA=PE时的情形”,小李在解决时遇到了困难.小明老师对小李说:对于这个“直线形”图形直接解决困难时,我们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如以点D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然后求出AE中垂线的直线解析式,然后求出点P的坐标,最后用勾股定理求出AP的长……
请根据小明老师的提示完成第(2)题中②的求解,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求出AP的长.

(1)求线段DE的长;
(2)在图2中,若点P为线段AC上一点,且△AEP为等腰三角形,求AP的长.
小李在解决第(2)小题时的过程如下:
① 当EA=EP时,显然不存在;当AE=AP时,则AP=__________;(需填空)
② 对于“当PA=PE时的情形”,小李在解决时遇到了困难.小明老师对小李说:对于这个“直线形”图形直接解决困难时,我们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如以点D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然后求出AE中垂线的直线解析式,然后求出点P的坐标,最后用勾股定理求出AP的长……
请根据小明老师的提示完成第(2)题中②的求解,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求出AP的长.

如图,在Rt△ABC中,AB=AC.D,E是斜边BC上两点,且∠DAE=45°,将△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连接EF,下列结论:①△AED≌△AEF
②△ABE≌△ACD③BE+DC=DE④BE2+DC2=DE2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②△ABE≌△ACD③BE+DC=DE④BE2+DC2=DE2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如图,在Rt△ABC中,∠BAC=90°,∠B=45°,O为BC中点,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设AM的长为x,CN的长为y,且x、y满足等式
(a>0)

(1)求证:BM=AN;
(2)请你判断△O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求证:当OM∥AC时,无论a取何正数,△OMN与△ABC面积的比总是定值
.


(1)求证:BM=AN;
(2)请你判断△O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求证:当OM∥AC时,无论a取何正数,△OMN与△ABC面积的比总是定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