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柳永(约971-1053)
- + 范仲淹(989-1052)
- 张先(990-1078)
- 晏殊(991-1055)
- 宋祁(998-1061)
- 欧阳修(1007-1072)
- 苏洵(1009-1066)
- 周敦颐(1017-1073)
- 司马光(1019-1086)
- 王安石(1021-1086)
- 沈括(1031-1095)
- 苏轼(1037-1101)
- 苏辙(1039-1112)
- 晏几道(约1040-约1112)
- 黄庭坚(1045-1105)
- 秦观(1049-1100)
- 贺铸(1052-1125)
- 周邦彦(1056-1121)
- 李清照(1084-1155)
- 其他北宋作家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夫/淫雨霏霏 |
B.感极而/悲者矣 |
C.其/喜洋洋者矣 |
D.四时之景/不同 |
①春和景明____
②薄暮冥冥____
③而或长烟一空____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题4】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①,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②,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③,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注)①{制中}居丧期间。②{昭烈}刘备的谥号,指刘备。③{器}才干,指治理国家的才干。【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B.然则何时/而乐耶 |
C.必有/一代名世之臣 | D.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 |
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 ⑵微斯人(_________) ⑶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
【小题4】结合(甲)(乙)两段内容,写出范仲淹被称作“名世之臣”的原因。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
(2)朝晖夕阴:_____________
(3)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
(4)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小题3】仔细阅读文本,文本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回答)。
【小题4】文中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什么情怀?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本文选自《______》作者范仲淹谥号__________。【小题2】解释下列词语。
(1)胜状(______)
(2)排空(_______)
(2)景(______)
(4)古仁人(_____)
【小题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小题4】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小题5】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字希文,少孤甚贫。日食齑①粥一角,勤苦读书,便以天下为己任。每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尝谒②相士问云:“能作宰相否?”相士云:“不也。”再问:“能作名医否?”相士讶之曰:“何前问之高,而今问之卑也?”曰:“惟宰相、名医,可以救人。”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齑jī: 韭菜的细末。 ②谒:拜见。 ③相士:算命的人。【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求古仁人之心 求:
(2)或异二者之为 或:
(3)日食齑粥一角 日:
(4)尝谒相士 尝: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
B.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
C.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
D.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何前问之高,而今问之卑也?
【小题4】甲文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哪一句?乙文通过哪两件事表现范仲淹的这一政治抱负?请简要概括。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辛未,令曰:“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
(节选自《三国志》)
(注释)(1)家室:指家属、家庭。怨旷:男女成年不能婚配的,男的成为旷男,女的称为怨女。(2)芍陂:古代淮水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小题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百废具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B.吾谁与归 吏士死亡不归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何陋之有 |
D.而或长烟一空 或遇疫气 |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
【小题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自 涡 入 淮 出 肥 水 军 合 肥
【小题4】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1)用四字的词语分别概括一件滕子京和曹操所做的有益于人民的事儿。
滕子京:
曹操:
(2)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范仲淹、曹操二人有哪些相同点?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
B.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
C.则有去国怀乡(国家) |
D.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行道之人弗受 |
B.然则北通巫峡 康肃忿然曰 |
C.感极而悲者矣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
D.其必曰 其真无马邪 |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
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
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
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1)百废具兴____
(2)连月不开____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小题3】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C.锦鳞游泳 沉鳞竞跃 |
D.把酒临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
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 |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乃取一葫芦至于地 |
C.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
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其真无马邪 |
A.文章的題目虽然是“岳阳楼记”,但作者却没有写楼,而是写了洞庭湖,写迁客骚人登楼看到洞庭湖不同的景物时产生的不同情感,并以此衬托“古仁人之心”。 |
B.作者在写出超越常人之上的更高精神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后,进而提出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点明全文主旨。 |
C.文章第④段以“至若”领起,格调明快有力,作者以简练的笔墨描摹出幅湖光春色图,“而或”一句进一步扩展意境,增强叠咏意味,情随景生,表现览物之喜。 |
D.全文符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记事详尽,写景简洁,抒情真切,议论精辟,文词凝练,音节和谐,并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南极潇湘/初极狭 |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C.则有心旷神怡/并怡然自乐 |
D.连月不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A.感极而悲者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B.而或长烟一空/或王命急宣 |
C.然则何时而乐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属予作文以记之 |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