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作文以记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   可远而不可亵玩焉
C.锦游泳   沉竞跃
D.把酒风   有亭翼然于泉上
【小题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重修岳阳楼 不知有汉
B.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乃取一葫芦至
C.而长烟一空 异二者之为
D.处江湖之远则忧真无马邪
【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題目虽然是“岳阳楼记”,但作者却没有写楼,而是写了洞庭湖,写迁客骚人登楼看到洞庭湖不同的景物时产生的不同情感,并以此衬托“古仁人之心”。
B.作者在写出超越常人之上的更高精神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后,进而提出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点明全文主旨。
C.文章第④段以“至若”领起,格调明快有力,作者以简练的笔墨描摹出幅湖光春色图,“而或”一句进一步扩展意境,增强叠咏意味,情随景生,表现览物之喜。
D.全文符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记事详尽,写景简洁,抒情真切,议论精辟,文词凝练,音节和谐,并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小题4】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4 09:43: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岳阳楼记》)

(乙)季文子(即鲁国大夫黄越)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节选《国语·季文子以德为荣》)

(注释)①相:辅助。②爱:吝啬。③华国:使国家有光彩。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春和明 (2)长烟
(3)把酒风 (4)食粗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
【小题3】季文子在思想上与范仲淹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同类题3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注)①{制中}居丧期间。②{昭烈}刘备的谥号,指刘备。③{器}才干,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必有/一代名世之臣D.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    ⑵斯人(_________)  ⑶海内已信其有弘毅之器(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
【小题4】结合(甲)(乙)两段内容,写出范仲淹被称作“名世之臣”的原因。

同类题4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则有心旷神然自乐
B.予尝古仁人之心    二石兽于水中
C.政人和    鸣之而不能其意
D.此则岳阳楼之大也  可远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增旧制   真不知马也B.属予作文记之 不物喜,不己悲
C.异二者之为 王命急宣D.前人述备矣   山间四时也
【小题3】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译文:在上面刻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
B.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文: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的变化而喜,不因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悲。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有其君。
译文: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
【小题4】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浩渺的景象。
B.第③④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C.本文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层层深入。文章第⑤段就是以议论为主,同时抒发了作者心忧天下的情怀。
D.“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藤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下列语句,朗读时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然则/何时/而乐耶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小题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阔、天气多变的特点。
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用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
【小题3】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二和第三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情境。
B.选文语言骈散结合,依文章内容而变化,既简洁凝练,又流利畅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选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在一起,于起承转合之间传达出作者超然物外、心怀天下的理想襟抱。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豁达乐观的胸襟。
【小题4】下列诗句与本文的作者表达的家国情怀最相近的一句是(   )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