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柳永(约971-1053)
- + 范仲淹(989-1052)
- 张先(990-1078)
- 晏殊(991-1055)
- 宋祁(998-1061)
- 欧阳修(1007-1072)
- 苏洵(1009-1066)
- 周敦颐(1017-1073)
- 司马光(1019-1086)
- 王安石(1021-1086)
- 沈括(1031-1095)
- 苏轼(1037-1101)
- 苏辙(1039-1112)
- 晏几道(约1040-约1112)
- 黄庭坚(1045-1105)
- 秦观(1049-1100)
- 贺铸(1052-1125)
- 周邦彦(1056-1121)
- 李清照(1084-1155)
- 其他北宋作家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这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填的一首词,词中既交代季节“秋”又与其相照应的两个词语是 “ ”和“ ”。【小题2】下阕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做结,对表现词人的情感有何作用?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里,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忱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①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③可乐也。
夫④国人之相与,俯仰⑤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⑥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⑦,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⑧回死生为虚诞,齐⑨彭殇⑩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
[注释]①映带:映衬、围绕。②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③信:实在。④夫:句首发语词,不译。⑤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⑥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取”。⑦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⑧一:把……看作一样。⑨齐:把……看作相等。⑩彭殇:长寿和短命。【小题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固 知 一 死 生 为 虚 诞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浊浪排空 ③群贤毕至
④是日也 ⑤喻之于怀 ⑥其致一也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小题4】阅读(乙)文分析第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5】阅读(甲)(乙)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
(2)南极潇湘(________)
(3)去国怀乡(________)
(4)郁郁青青(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
B.选文第二、三两段,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传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
C.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的忧思之深。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岳阳楼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小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小题2】《水调歌头》的作者是(1)____________,诗人因看到(2)_____________而“把酒问青天”,奇特的想象体现诗人(3)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性。
【小题3】《岳阳楼记》中“把酒临风”的意思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抒写了迁客骚人因(2)___________________而“喜洋洋”。此段描写的作用是(3)_________________。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①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齑(jī):腌菜。【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不以物喜________ (2)微斯人________
(3)既而悉败矣________ (4)遗以食物________
【小题2】用“/”给(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以 刀 画 为 四 早 晚 取 其 二 断 齑 数 十 茎 啖 之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 防微杜渐 | B.就学于南都书舍 一蹴而就 |
C.是进亦忧,退亦忧 自以为是 | D.日煮粥一釜 破釜沉舟 |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小题5】(甲)文中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口表达了____________的伟大情怀;(乙)文范仲淹不食佳肴,表现了他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阙写景,一个“异”字统领全篇。“衡阳雁去无留意”在秋天,边塞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突出塞下天气寒冷。 |
B.“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 |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这里悲怆的情调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
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请你说说词的上阙是如何围绕“异”写来写景的?【小题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①_____代的范仲淹,诗句开头一个②______字写出了延州和内地大不相同的秋季风光,同时也为整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情感设下伏笔。【小题2】在众多诗人笔下,白发不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与《渔家傲·秋思》中的画线句,分析两位诗人借助“白发”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两首宋词都写到了秋天的边塞。《渔家傲》侧重记实,用一个“______”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揭示了边关将士______的处境;《破阵子》侧重回忆,“______”一句为将士们的出征渲染了肃杀悲壮的气氛。【小题2】请你说说两首词的作者借“白发”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