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春秋
- + 战国
- 孟子(前372-前289)
- 庄子(约前369-前286)
- 荀子(前313-前238)
- 韩非子(前280-前233)
- 吕不韦(前292-前235)
- 列子(约前649-前606)
-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 宋玉(约前298-222)
- 其他战国作家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唐
- 五代十国
- 北宋
- 南宋
- 元
- 明
- 清
- 近代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⑴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
⑵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3】《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小题4】文章开头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什么感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 |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
C.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能损魁夫之丘 |
D.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告之于帝 |
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如土石何 |
C.发于声,而后喻 委而去之 |
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A.开篇列举古代圣贤起于微贱的事例,意在阐述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磨练。 |
B.第②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炼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炼激发人的斗志,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
C.本文最后提出了文中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
D.本文论证严密,通篇设喻说理,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 |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悉,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
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粪,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宋潜溪①临财廉,尝大书于门曰:“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君子以为名言。权要非其人,虽置金满橐②,一字不肯;纵与之,亦不受馈。日本使奉敕请文,以百金为献,先生却③不受,上以问先生。先生对曰:“天朝侍从之臣而受小夷④,非所以崇国体也。”
注:①宋潜溪:宋濂。②橐(tuó):口袋的一种。③却:推辞。④小夷:小国。【小题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行道之人弗受 益慕圣贤之道 |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既出,得其船 |
C.是亦不可以已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D.贤者能勿丧耳 闻寡人之耳者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3】语段(一)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小题4】语段(二)能否作为论据证明语段(一)的观点?为什么?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我所欲也/是进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
B.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
C.所恶有甚于死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狼得骨止(蒲松龄《狼》) |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面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1)蹴尔而与之 (2)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小题4】孟子在这段选文中的主张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把“鱼”比作“义”,用“熊掌”比作“生”,以鱼与熊掌类比,生动形象,自然而然地引出“舍生取义”的议题 |
B.文章赞美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
C.文章末段采用对比论证,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舍义”接受和批评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 |
D.文章巧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体现了孟子议论语言的磅礴气势,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链接材料)先贤舍生取义传千古,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让人缅怀;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令人景仰。
观点:启发: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开篇从精神修养过渡到讨论物质需求,运用了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时“舍生而取义”的观点,说理深刻。 |
B.作者举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
C.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 |
D.本文选取了“鱼”与“熊掌”,“生”与“义”,“生”与“死”,“所欲”与“所恶”等两两相对的事物或心态对比说明,正反论述,逐步深入。 |
(一)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令子欲以于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
庄于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小题1】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只标一处)固 不 知 子 矣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惠子相梁 相: (2)或谓惠子曰 或:
(3)于是鸱得腐鼠 是: (4)固不知子矣 固:
【小题3】下面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庄子往见之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B.惠子相梁 欲代子相 |
C.夫鹓鶵发于南海 而飞于北海 |
D.于是惠子恐 于是鸱得腐鼠 |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小题5】回答下面的问题。
《惠子相梁》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 |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C.鲦鱼出游从容 | D.请循其本 |
A.北冥有鱼 | B.其翼若垂天之云 |
C.子固非鱼也 | D.我知之濠上也 |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论。 |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标注读音。(1)老骥伏枥 (2)遂率子孙荷担三夫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神龟虽寿 虽我之死 | B.可得永年 年且九十 |
C.壮心不已 惧其不已也 | D.盈缩之期 跳往助之 |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小题4】两人都是垂暮之年,一位用诗行明志,一位用行动书写传奇。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胸怀宽广老骥伏枥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愚公移山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