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1)下面语段中高殿帅执意要拿下王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且说高俅得做了殿帅府太尉,选拣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所有一应合属公使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高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高殿帅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呈来,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随即差人到王进家来,捉拿王进。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2)所谓“旁观者清”,请你根据“智取生辰纲”事情经过,帮助杨志总结失败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名著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诗词鉴赏。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①“九重天”在这里代指_______________。
②颈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小题。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1)(甲)诗中 “左迁” 的意思是    ;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和   。
(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创作于被贬途中,面对“左迁”,诗人没有忏悔,没有屈服,而是将满怀的幽怨诉诸笔端。
B.首联交待诗人被贬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写出获罪之快,“路八千”写出被贬之远。
C.“弊事”指迎奉佛骨一事。诗人不惜残余生命反对皇上的荒唐之举,表达了愈老弥坚的忠君之志。
D.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韩湘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
【小题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借此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①贾谊,又称贾生,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曾向文帝提出革新时政的建议,受权贵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不得大用,抑郁而死,年仅三十三岁。②刘长卿,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被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途经长沙时特寻访贾谊故宅。③栖迟:滞留。④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人。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⑤吊:凭吊,悼念。《史记·贾生列传》记载贾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⑥摇落:草木飘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一个“悲”字,奠定了全诗凄怆优愤的基调。
B.颔联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清幽雅致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C.“汉文有道恩犹薄”,一个“有道”,一个“犹”字,意思是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D.“湘水无情吊岂知?”写湘水无情人有情,屈原能理解贾谊来到湘水之滨迪吊念自己的心情;西汉的贾谊也能体会刘长卿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心意。诗人由衷地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的心境,刻画得十分真切动人。
E.“寂寂江山摇落处”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
【小题2】首联里的“楚客”指的是谁?“怜君何事到天涯!”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在贾谊古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气氛,为下文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小题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情感。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悲”字,直贯篇末,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暗寓刘长卿悲苦命运。
B.颔联通过“秋草”“寒林”“日斜”等景物描写,渲染贾谊宅萧条冷落的景象。
C.诗中的“君”是对屈原和贾谊的尊称,“怜君”一句表达诗人与他们志同道合。
D.这首怀古诗意蕴含蓄,诗人巧妙地把自己的身世境遇同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
【小题2】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小题1】全诗“忆”为主题,首联即从所见______及所闻_____,渲染了一种浓重悲凉的气氛。
【小题2】请写出尾联中“长”字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小题1】秋夜本是美好的,诗人开头却写鼓声、雁声,这有什么作用?
【小题2】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