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_______,下阙重在____________。
【小题2】词人借“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首联中,诗人不直接写“泰山”,而以“岱宗”代之,有什么作用?
【小题2】尾联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请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小题2】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言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代诗词阅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本诗中的颔联,突出了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小题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淡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一下颔联。
【小题2】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诗歌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小题2】最后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抱负?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赏析杜甫的《望岳》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
A.由近望到远望B.由仰视到俯视C.由俯视到仰视D.由远望到近望
【小题2】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赏析本诗,有误的一项是(    )
A.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造化钟神秀中钟字写出泰山将天地间一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奇作用。
C.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D.作者用岱宗夫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小题2】“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当”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糝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选自林嗣环《口技》)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两膝相
(2)如有所  
(3)两战战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启窗竖其左膝
B.佛印类弥勒 群响毕
C.中轩敞者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D.高二黍许   珠历历数也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小题4】(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_说明顺序;(乙)文第一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作等细节,运用______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
【小题5】(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呢?(写出两条合理建议)
当前题号:9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神奇的景色,抒发了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小题2】画线句子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