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_______,下阙重在____________。
【小题2】词人借“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16 11:43: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②夕岚:傍晚的山光。③勒:抑制。④夕舂:夕阳 ⑤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⑥受用:享受。
【小题1】下列加点字与“止午、未、申三时”中的“止”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蝉则千不穷B.为复有能其奇者
C.对镜花黄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乐者    春为月
B.别一种趣味    非木杮
C.山岚设色妙    何陋有?
D.相与步中庭    山门圮
【小题3】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小题4】翻译下列语句
安可为俗士道哉!
【小题5】两篇同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小题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余告之故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过岐亭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适见焉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问余所以至此者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3】(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小题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俯而不答 仰而笑呼 余 宿其家
【小题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同类题5

诗词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B.“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写出了作者带兵杀敌,收复了失地,终于赢得君王封赏的喜悦。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了作战的场面:将军率领铁骑,迅速奔赴前线;弓弦发出震雷般的响声。
D.两首词都提到了白发,“鬓微霜,又何妨”表达的是不惧添了儿根白发的豪情;“可怜白发生”表达的是年老志未酬的感慨。
【小题2】下面对这两首词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城子》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B.苏轼在《江城子》一词中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他深感自己年事已高,表达了对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C.《破阵子》描绘了一位忠勇的将军的形象,老达了词人的宏大抱负,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D.两首词都表达了自己虽未受到重用.但是依然心怀和国,期待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