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地球
- 地形和地壳的运动
- + 土壤
- 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 土壤中的生命
-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 土壤的形成
- 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 植被对土壤的保护
- 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 土壤污染与保护
- 地球上的水体
- 天气与气候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为了测定土壤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
(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
(2)该土地的土壤通气性 (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 (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 (填“有利”或“不利”)。
空气 | 水 | 粉砂粒 | 砂粒 | 黏粒 | 有机物 |
25% | 25% | 14% | 16% | 15% | 5% |
(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
(2)该土地的土壤通气性 (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 (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 (填“有利”或“不利”)。
长期单一使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下列不属于使用单一化肥引起的是()
A.团粒结构破坏 | B.腐殖质得到补充 |
C.土壤容易板结 | D.土壤容易积水 |
某中学八年级二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生物的活动过程中,完成了下列调查表格:
(1)请你完成上述调查表格。
(2)被调查土壤中的优势物种是 。
A.蚯蚓 B.小鼠 C.蜈蚣 D.蝼蛄
(3)对表中的记录分析可知:适宜蚯蚓生长的环境特点是 。
观察时间 | 2012年12月1日 |
观察地点 | ××森林公园 |
环境特点 | 土壤温度24.1 ℃,比较疏松和湿润,光照强度一般,植物生长良好 |
土壤生物 | 蚯蚓:38条;蜗牛:21只;鼠妇:25只;小鼠:2只;蜘蛛:26只;马陆:5条;蜈蚣:2条;蝼蛄:8只 |
样品简要分析 | 蚯蚓、蜗牛、鼠妇等喜欢生活在较温暖、湿润、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同时它们的活动又可 (合理均可) |
(1)请你完成上述调查表格。
(2)被调查土壤中的优势物种是 。
A.蚯蚓 B.小鼠 C.蜈蚣 D.蝼蛄
(3)对表中的记录分析可知:适宜蚯蚓生长的环境特点是 。
对土壤样本的选取错误的是
A.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 |
B.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 |
C.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 |
D.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 |
下列有关土壤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土壤中只含有一些小型动物 |
B.土壤中只含有大量的植物根系 |
C.土壤中不仅含有植物、动物,还含有用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大量微生物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
A.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 |
B.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 |
C.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 |
D.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 |
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泥土中是否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A和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 。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

(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A和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 。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
在大棚种植青州银瓜的过程中,瓜农往往采取“客土栽培”“引水灌溉”等方法来保持银瓜的优良品质,这说明银瓜的品质与 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提高产量,瓜农用增施农家肥的方法来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其原因是 。
某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如图所示,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各放入等体积的透明液体中,20分钟后,该同学取出萝卜条,发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挺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1)“魔术”的奥秘在于A、B烧杯中的液体,它们分别是______ (填字母)。
a.清水、清水
b.10%(溶质质量分数)的盐水、10%(溶质质量分数)的盐水
c.清水、10%(溶质质量分数)的盐水
d.10%(溶质质量分数)的盐水、清水
(2)萝卜条软硬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吸水和失水。C、D两幅图中能说明B图中的现象的是______ 。

(1)“魔术”的奥秘在于A、B烧杯中的液体,它们分别是
a.清水、清水
b.10%(溶质质量分数)的盐水、10%(溶质质量分数)的盐水
c.清水、10%(溶质质量分数)的盐水
d.10%(溶质质量分数)的盐水、清水
(2)萝卜条软硬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吸水和失水。C、D两幅图中能说明B图中的现象的是
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经过的途径是
A.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
B.土壤→导管→叶脉→气管→表皮→大气 |
C.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 |
D.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