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透镜及其分类
- +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 凸透镜的汇聚作用
-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 树立保护视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于远视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来自近处的物体成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
B.一般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 |
C.晶状体太厚,或是晶状体的前后径太长 |
D.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
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镜架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
仔细观察图中的眼镜,可知它()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
某学校徐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并对自己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折光系统。问:

① 位徐老师的视力已患上___________(填“远视眼或近视眼”)
②若要使徐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应配戴装有_________透镜(填“凹”或“凸”)的眼镜,此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

① 位徐老师的视力已患上___________(填“远视眼或近视眼”)
②若要使徐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应配戴装有_________透镜(填“凹”或“凸”)的眼镜,此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
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 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 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 cm。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
小民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离一架老花镜30 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离透镜18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做成这个老花镜的透镜焦距可能在什么范围?
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 100。请设计一个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的方法。要求写出所用器材、操作步骤 和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组内三人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1)以上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小明”“小红”或“小方”)的方案。
(2)为了模拟远视眼的矫正,小明将两只凸透镜装在了光具座上(如图甲),其中2号凸透镜相当于图乙中人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

(3)小明查阅资料发现,显微镜的镜头可以近似地看作由一块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其焦距用f物表示)和一块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其焦距用f目表示)组成,于是兴趣小组同学在光具座上利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通过改变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改变显微镜镜筒长度),模拟显微镜成像放大倍数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表中的X的数据为________。
小明的方案 | 小红的方案 | 小方的方案 |
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 | 除小明的做法外,还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 | 把点燃的蜡烛从较远的位置逐渐靠近凸透镜,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 |
(1)以上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小明”“小红”或“小方”)的方案。
(2)为了模拟远视眼的矫正,小明将两只凸透镜装在了光具座上(如图甲),其中2号凸透镜相当于图乙中人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

(3)小明查阅资料发现,显微镜的镜头可以近似地看作由一块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其焦距用f物表示)和一块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其焦距用f目表示)组成,于是兴趣小组同学在光具座上利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通过改变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改变显微镜镜筒长度),模拟显微镜成像放大倍数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f物(厘米) | ![]() | 两镜之间距离(厘米) | f目(厘米) | ![]() | 像放大倍数 |
1.6 | 0.625 | a | 5 | 0.2 | 50倍 |
2 | 0.5 | b | |||
1.6 | 0.625 | a | 2.5 | 0.4 | 100倍 |
2 | 0.5 | b | |||
0.4 | 2.5 | a | 5 | 0.2 | 200倍 |
X | 1/X | b |
表中的X的数据为________。
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
A.已患上近视眼,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 B.已患上近视眼,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
C.已患上远视眼,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 D.已患上远视眼,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