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声音
- 光和颜色
-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反射
- 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 光的折射规律
- 凸面镜和凹面镜
- 光的可逆性
-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 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 光的反射定律
-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 透镜和视觉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2)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分新,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个“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水凸透镜”的焦距更________(填“大”或“小”)。
(4)该同学在得出以上结论后想要继续研究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折射时有什么规律。表中是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是光在这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

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图中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空气中的入射角i | 0° | 30° | 45° | 60° |
水中的折射角r | 0° | 22° | 32° | 40° |
玻璃中的折射角 | 0° | 17° | 24° | 30° |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2)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分新,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个“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水凸透镜”的焦距更________(填“大”或“小”)。
(4)该同学在得出以上结论后想要继续研究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折射时有什么规律。表中是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是光在这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
介质 | 水 | 玻璃 | 冰 | 空气 | 酒精 |
光速(m/s) | ![]() | ![]() | ![]() | ![]() | ![]() |

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图中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折射。她让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下列哪幅图能正确反映实验时的光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m2的圆柱形容器装满水,一光束沿AO射向水面,方向保持不变,反射光线在水平光屏EF上形成光斑。打开水阀K,水流出,水位下降,光斑在光屏上向__________移动。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___________ 是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_____ ,玻璃在____________(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关于光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
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折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和折射角也各自增大5° |
D.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
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白纸、支架、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

(1)小明同学在寻找蜡烛像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____(填“M”或“N”)测观察蜡烛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5)同组的小红同学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__________。

(1)小明同学在寻找蜡烛像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__________(填“M”或“N”)测观察蜡烛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5)同组的小红同学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__________。
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如图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某一条光线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反射光线过点P,折射光线过点Q,试在图中按题意画出光路图。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两条逐渐靠近的光线未相交前照到某光学器材上,将改变传播方向,能使这两条光线改变传播方向仍然能够相交的光学器材可能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A.a | B.a,c,d |
C.a,c | D.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