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 波
- 声音
- 光和颜色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透镜和视觉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___________选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次数 | 入射角 | 折射角 |
1 | 10° | 15.1° |
2 | 20° | 30.9° |
3 | 30° | 48.6° |
4 | 40° | 74.6° |
(1)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___________选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
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
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
在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1) 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产生的。
(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 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产生的。
(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某一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碰到以下两种情况:
(1)让三束平行激光束射向透镜,移动右侧光屏,结果在距透镜10cm处,看到光屏上一个亮点;
(2)将激光束换用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
(1)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2)猜想一下,当蜡烛离透镜中心60cm时,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为______
(A:10cm<v<13cm B:13cm<v<18cm C:18cm<v<20cm)
(3)将物体由距离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距离透镜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2s,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小于”)
(4)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_______)

(6)该同学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某个位置,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当他拿掉自己的眼镜后,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移动。
(1)让三束平行激光束射向透镜,移动右侧光屏,结果在距透镜10cm处,看到光屏上一个亮点;
(2)将激光束换用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次数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大小 |
1 | 40 | 13 | 缩小 |
2 | 30 | 18 | 缩小 |
3 | 20 | 20 | 等大 |
4 | 15 | 30 | 放大 |
5 | 12 | 55 | 放大 |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
(1)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2)猜想一下,当蜡烛离透镜中心60cm时,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为______
(A:10cm<v<13cm B:13cm<v<18cm C:18cm<v<20cm)
(3)将物体由距离透镜40cm处匀速移动到距离透镜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2s,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小于”)
(4)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_______)

A.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 B.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 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
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 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
C.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 D.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薄的玻璃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立再纸上,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选填序号:①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②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③直接观察光屏。下同.);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薄的玻璃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立再纸上,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选填序号:①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②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③直接观察光屏。下同.);
(1)已知图中的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根据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出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_____)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_________)

(3)小明站在游泳池边A处,看到路灯B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
(____________)
_
(_____)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_________)

(3)小明站在游泳池边A处,看到路灯B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
(____________)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