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右上图所示。她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

(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_______(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
(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
A.放大、倒立的实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缩小、正立的实像
(3)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科学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________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________有关。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像,可以用光的________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1)用内窥镜检查时常采用从口腔插入的方法,这会引起病 人强烈的恶心和呕吐,因此现在开始采用从鼻腔插入的 方法。内窥镜经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进入胃,是因为它们都与________这一器官直接相连。
(2)检查时,要使观察更加仔细,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______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为河对岸的树在水中的倒影。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A.B.C.D.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________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