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浮力产生的原因
- + 阿基米德原理
- 浮力大小的计算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 浮力的变化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0.98N | B.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 |
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 D.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
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 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
B.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3 |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5:2 |
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
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相比较,正确的是( )

A.h甲=h乙=h丙 | B.h甲=h乙>h丙 | C.h甲>h乙=h丙 | D.h甲>h乙>h丙 |
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
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
D.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
如图所示,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通车,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段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设一节密封长方形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总质量为6×107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 g取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封沉管灌水下沉过程中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 |
B.密封沉管下表面水平浸没在10m深的海水中受到的压强为106Pa |
C.密封沉管灌水前漂浮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6×107N |
D.若将一节沉管密封后浸没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为6.3×108N |
如图所示,用木块、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和小桶进行试验,下列结果正确的是(g=10N/kg)( )


A.木块的质量是12g | B.木块受到的浮力是0.4N |
C.小桶受到的重力是0.2N | D.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20cm3 |
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则三个小球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


A.ρA=ρB=ρC | B.2ρA<ρB=ρC | C.ρA<ρB<ρC | D.ρA>ρB>ρC |
某中学科技小组同学想动手设计一个“浮力秤”,用来称量物体的质量。为此,他们找来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在大容器中装入水,再将小容器漂浮于大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某同学测得小玻璃容器的底面积是 250 cm2 ,质量是 250 g,大玻璃容器的底面积是 300 cm2 ,它们的高度分别是 25 cm 和 21 cm,两容器壁厚可忽略不计。(取g=10N/kg)

问:
(1)该“浮力秤”的“0”刻度线距离小容器底部多少厘米?______
(2)称量物体质量时,此“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大?______
(3)欲使“浮力秤”达到最大测量值,大玻璃容器中水的质量至少是多少?______

问:
(1)该“浮力秤”的“0”刻度线距离小容器底部多少厘米?______
(2)称量物体质量时,此“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大?______
(3)欲使“浮力秤”达到最大测量值,大玻璃容器中水的质量至少是多少?______
小明从井中提水,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分析上图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①曲线________(选填“a”或“b”)描述的是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
②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分析上图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①曲线________(选填“a”或“b”)描述的是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
②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 A、金属块 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细绳质量不计),待 A、B 静止时,在甲、乙容器中木块 A 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