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底面积为10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m3、密度为0.8×103kg/m3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

(1)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则取出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牛
B.物块的体积是3×10﹣43
C.物块的密度是1.5×103千克∕米3
D.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水和水的溶液说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
A.在水的通电分解实验中,最后的结果是,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B.阿基米德原理既说明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也表明了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
C.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必须要喝2.5升水,否则将不能保证健康。
D.我国的华北和西北严重缺水,通过南水北调可以改变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一个大型平底烧瓶湿润的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枝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烧瓶口紧包一个气球,使烧瓶悬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下图)。黑暗环境下隔天观察,最终可以发现烧瓶的浮沉情况怎么样?请解释其中原因。 
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2017·浙江绍兴)2017年5月,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即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 ℃)与高压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它长117 m,宽92.7 m,高118 m,质量为42000 t。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地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8H2O)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甲烷属于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写一条)。(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CO2+10H2O)
(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3 kg/m3,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_____ N,浸入海水的体积至少为____m3。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说明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g取10 N/kg)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g.小明用细线吊着金属球,将其浸没水中,水未溢出且球不接触烧杯底部,只需将游码移到图乙位置,天平重新平衡。松开手中细线后,测得总质量为,则该金属球的密度是____________.小林同学认为,如果用图丙所示的量筒来测量金属球的体积,误差会更小些,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理想实验是物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伽利略曾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入股所示(途中两个斜面底部均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下列是该实验中的一些事实和推论: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B、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C、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①在上诉A、B、C、D四个步骤中,属于可靠性事实的有_____________,属理想化推论的有_____________;
②上述理想实验的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
③该理想实验__________(填“是”或“否”)直接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
小明在学完浮力知识后,用如下器材做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2)仔细观察上述步骤的示意图,期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甲乙丙丁戊中的____________;
(3)这次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丁戊”四个示意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F3F4,如果关系式_____成立,则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还能测出铁块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F1F2F3F4ρ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4)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___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铁球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92牛,将铁球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2.94牛,求:
(1)、铁球受的浮力;
(2)铁球的体积;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是一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______。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3m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kg/m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_______(g取10N/kg)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准,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