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浮力产生的原因
- + 阿基米德原理
- 浮力大小的计算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 浮力的变化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装置图,请对实际步骤作出补充说明:

(1)甲步骤:向溢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步骤:在空气中先称出物体的重力G,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两次示数之差(G-G′)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步骤: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F1-F2)测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2)(3)两次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___________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1)甲步骤:向溢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步骤:在空气中先称出物体的重力G,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两次示数之差(G-G′)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步骤: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F1-F2)测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2)(3)两次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___________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容易变质。鲜鸡蛋密度约为1.08克/厘米3左右,变质蛋密度可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克/厘米3的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质。

(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_____________鸡蛋(填“甲”“乙”“丙”);
(2)配制密度1.03克/厘米3食盐水可用60克食盐溶于1000克水中,这种食盐水质量分数约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室在配制以上食盐水溶液时,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_____________鸡蛋(填“甲”“乙”“丙”);
(2)配制密度1.03克/厘米3食盐水可用60克食盐溶于1000克水中,这种食盐水质量分数约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室在配制以上食盐水溶液时,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放入水中,A漂浮在水面上,B沉在容器底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浮力大于B所受浮力 | B.A所受浮力小于B所受浮力 |
C.A物体的密度大于B物体的密度 | D.无法比较它们的密度和所受浮力 |
浙江卫视大型户外明星真人秀《奔跑吧,兄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第一期中各位嘉宾坐在弹簧座椅上,当同伴答题出现错误时,都会被弹簧座椅直接弹到水池中。邓超的体积是大约是 60 立方分米,当他被弹簧座椅弹到水中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有经验的人长时间在水中,只要头部露出水面深吸一口气就可以漂浮于水面上,这是通过________来增大人受到的浮力。
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 B.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
C.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 D.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
如图甲所示,石块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石块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1)石块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1)比较甲、丙可以求出________;
(2)比较乙、丁可以求出________;
(3)比较(1)、(2)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1)比较甲、丙可以求出________;
(2)比较乙、丁可以求出________;
(3)比较(1)、(2)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某校八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这节课后。小组反复讨论,改进了老师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是弹簧测力计,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F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的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E是弹簧可升降平台,G为铁架台。

(1)实验时同学们逐渐调节水平铁棒高度,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_;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FB(选填“>”、“<”或“=”).
(2)通过分析,你认为改进后的装置优点是什么:(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时同学们逐渐调节水平铁棒高度,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_;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FB(选填“>”、“<”或“=”).
(2)通过分析,你认为改进后的装置优点是什么:(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浮力和压强越大 |
B.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排水量减少 |
C.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 |
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