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机械运动的分类
- 参照物及其选择
-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 + 运动快慢的比较
- 速度的变化
- 速度
- 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物体从地面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
B.![]() ![]() ![]() |
C.![]() ![]() |
D.0—![]() |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游泳赛,发令后经过一段时间,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把他们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秒,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米。

如图甲是某物体直线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1)物体在前2秒内速度_____后2秒内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物体在前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
_____km/h
(3)请在图乙中画出该物体的v-t图像_____。

(1)物体在前2秒内速度_____后2秒内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物体在前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

(3)请在图乙中画出该物体的v-t图像_____。
在龟、兔赛跑的情景中,关于比较她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賽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
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快慢程度。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賽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
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运动快慢程度。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②④ |
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5~20秒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B.0~6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
C.5~20秒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
D.第15秒时,甲车与乙车速度相同 |
甲乙两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线是 和 ,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图线是 。“跳橡筋”和“打陀螺”是我们阳光体育玩的游戏,其中图 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填“A”或“B”)。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4秒~8秒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B.0秒~8秒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 C.8秒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 D.8秒~12秒内,甲走过的路程比乙走过的路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