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 分子
- 元素
-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核能作为清洁的能源,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环境污染具有积极作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那么( )
A.由该原子核形成的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B.该元章是金属元素 |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
(2)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8号元素,则该物质_________(填序号)。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
(2)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8号元素,则该物质_________(填序号)。
A.一定是单质 | B.一定是化合物 | C.可能是混合物 |
考古学上常听过碳-14 原子测定文物年代,如图所示,碳-14 原子和碳-12 原子同属于碳的_____原子,因为它们在原子结构上_____相同、_____不同。

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的,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称为“零号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易失去电子 |
B.相当于一个氢分子的质量 |
C.不显电性 |
D.在周期表中可与氢元素占同一位 |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 X 原子,●表示 Y 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 |
C.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 |
D.生成物是混合物 |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
①3Ca2+—3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②
—2个氧原子;③2H2O—2个水分子;④2H─2个氢元素;⑤
—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①3Ca2+—3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②


A.①④⑤ | B.②④ | C.①③⑤ | D.③⑤ |
如图所示,该图为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B.碘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 |
C.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 D.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阴离子一定只含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
B.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C.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所带电荷不一定相同 |
D.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A.在①2N、②Mg2+、③![]() |
B.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