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1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6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图中位于第 2 周期、ⅦA 族的元素,该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
(2)第 11 号元素与第 17 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填具体微粒的名称);
(3)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
A.C 和NeB.Be 和 MgC.Al 和 SiD.F 和 Cl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C.TiO2中含有氧分子D.CaTiO属于氧化物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中部分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定条件下,3.4g 甲物质和 4.8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4g 乙物质和另一种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甲的化学式是 NH3
B.物质X 的质量为 2.8g
C.物质X 的化学式是N2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物质 X 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2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如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__________。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__________。
③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的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在分子中不可能运动
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金属钛(Titanium)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材料,因为具有奇特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金属钛的元素符号是(   )
A.TiB.TIC.tiD.tI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表示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甲和丙B.乙和丁C.只有甲D.只有丙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D.原子核带正电荷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不可能是(   )
A.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一个物质分子和离子D.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