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 分子
- 元素
-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已知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
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________。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3)若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酸钾)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____;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_____________。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________。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3)若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酸钾)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____;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_____________。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
氢气被看成是最环保的清洁能源,但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气成本高。据报道科学家制出了一种氮化镓—锑合金,利用它能更好地促进水在太阳光下分解获得氢气,且可重复使用。

(1)如图是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过程中出现的微粒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氮化镓—锑合金在利用太阳光分解水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作用。

(1)如图是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过程中出现的微粒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氮化镓—锑合金在利用太阳光分解水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作用。
请用符号表示:
(1)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
(2)3个锰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
(1)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_____。
(2)3个锰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
我国早期的化学著作《化学鉴原》(1871年)中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
(1)该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占第二位,现在这种“矽”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该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占第二位,现在这种“矽”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A.硅 | B.硒 | C.锡 | D.氧 |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目前仍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如图所示是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该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
B.原子核的体积占整个原子体积很小部分 |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吸引的力 |
D.锂原子不显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