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 常见的化合物
- 物质的酸碱性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某同学发现她家花盆中的花草生长迟缓,便施用了一种氮肥,图是该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试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碳酸氢铵(
)
净重:50Kg
含氮量:16.8%
××化学工业公司
(1)碳酸氢铵是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这包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是___;
(4)这种氮肥的纯度(即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碳酸氢铵(

净重:50Kg
含氮量:16.8%
××化学工业公司
(1)碳酸氢铵是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这包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是___;
(4)这种氮肥的纯度(即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下列有关除去主要物质中的杂质的说法中,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主要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 | ![]() | 先加过量![]() |
B | ![]() | ![]() |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过滤 |
C | ![]() | ![]() | 加入少量![]() |
D | ![]() | ![]() | 先通过足量![]() |
A.A | B.B | C.C | D.D |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腈纶和羊毛纤维 | 燃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
B |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C | 氯化铵和尿素 [CO(NH2)2 ] | 与熟石灰混合后一起研磨,闻气味 |
D | CO2和 CO |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
A.A | B.B | C.C | D.D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现有如下几种物质:
A熟石灰 B石墨 C硝酸钾 D甲烷
请用上述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
(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_______。
A熟石灰 B石墨 C硝酸钾 D甲烷
请用上述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
(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_______。
化学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开展“使用农药、化肥‘利’与‘弊’”的辩论,请你从化学的角度各说出一个观点。
(1)“利”:________。
(2)“弊”:________。
(1)“利”:________。
(2)“弊”:________。
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了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变质程度,作出如下猜想: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1)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CuSO4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根据此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___;
(2)称取10.6g 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再取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测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变质前消耗盐酸的量____变质后消耗盐酸的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CuSO4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根据此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___;
(2)称取10.6g 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样品质量 |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
10.6克 | 148.5克 | 146.3克 |
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再取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测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变质前消耗盐酸的量____变质后消耗盐酸的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方法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试剂与方法 |
A | 除去![]() ![]() | 加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B | 鉴别![]() ![]() | 滴加酚酞试液 |
C | 检验溶液中的![]() | 滴加![]() |
D | 分离![]() ![]() | 加水溶解、过滤 |
A.A | B.B | C.C | D.D |
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1%)
反应时间(s)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液温度(℃) | 20.5 | 20.6 | 20.7 | 20.8 | 20.9 | 20.8 | 20.7 |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__。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1%)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______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_____。(填植物的名称)
植物的汁液 | 在酸性溶液中 | 在水中 | 在碱性溶液中 |
牵牛花 | 红色 | 紫色 | 蓝色 |
万寿菊 | 黄色 | 黄色 | 黄色 |
胡萝卜 | 橙色 | 橙色 | 橙色 |
玫瑰 | 浅红色 | 浅红色 | 绿色 |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______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_____。(填植物的名称)
(1)市场上出售的某种营养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液的作用下,能转化成亚铁盐(FeCl2),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请写出生成Fe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些可溶性的重金属(如含有Cu2+、Ba2+、Ag+)等与人体内的蛋白质反应会使凝固、变性,从而丧失生理功能。发现某人刚刚误服少量BaCl2,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选填编号)。
A 饮用适量的糖水 B 饮用适量的MgSO4溶液
C 饮用适量的NaCl溶液 D 饮用适量的NaOH溶液
(2)某些可溶性的重金属(如含有Cu2+、Ba2+、Ag+)等与人体内的蛋白质反应会使凝固、变性,从而丧失生理功能。发现某人刚刚误服少量BaCl2,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选填编号)。
A 饮用适量的糖水 B 饮用适量的MgSO4溶液
C 饮用适量的NaCl溶液 D 饮用适量的NaOH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