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 常见的化合物
- 物质的酸碱性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未知溶液X,溶质可能是硫酸、碳酸钠、硝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溶质成分,小乐进行图示操作

(1)写出生成B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金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溶液X的溶质有硫酸、没有碳酸钠。若要确定是否有硝酸镁,可对C中溶液进行检验,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写出生成B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金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溶液X的溶质有硫酸、没有碳酸钠。若要确定是否有硝酸镁,可对C中溶液进行检验,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牙膏中常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作为摩擦剂。某同学对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CO2+Ba(OH)2===BaCO3↓+H2O,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装置)

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①搅拌B、C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②____;
(3)从C中过滤出BaCO3沉淀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和玻璃棒;
(4)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原理)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CO2+Ba(OH)2===BaCO3↓+H2O,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装置)

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①搅拌B、C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②____;
(3)从C中过滤出BaCO3沉淀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和玻璃棒;
(4)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或化学反应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 |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
乙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 现象:______ | |
丙同学 |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
从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 验 步 骤 | 实验现象 |
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 |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呈红色 |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A.一定有CaCO3和Ca(OH)2 |
B.一定有Ca(OH)2,可能有CaCO3 |
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
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 |
钾肥能增强作物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NH4)2HPO4 | B.KCl | C.NH4NO3 | D.Ca(H2P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