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陶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__(填“纯净物”或 “混合物”).

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65℃时,该溶液是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
②将一份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__)
如图所示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____,由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

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65℃时,该溶液是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
②将一份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__)
A.升温 |
B.降温 |
C.加固体M |
D.恒温度发水 |

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

(1)你认为_____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_____,②_____.

(1)你认为_____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_____,②_____.
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 | B.![]() |
C.![]() ![]() | D.![]() |
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牛奶,③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体④肥皂水⑤泥水⑥色拉油溶于水后的混合后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_.
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搅拌后比不搅拌时溶解加快,说明( )
A.搅拌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 |
B.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 |
C.蔗糖在水中只要搅拌就可以无限制地溶解 |
D.温度是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
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面积为80cm2,用细线拴着体积为100cm3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这时液体深度为10cm,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9N,如图所示.现将金属球从液体中取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改变了100Pa,从容器中取出金属球时,表面所沾液体与细线的体积均不计.则金属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去除金属球后,容器对桌面压强减小了_____,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

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其中并列关系是由于分类依据的相同而把事物截然分开并列,而交叉关系是对事物分类时,由于采用不同的分类依据,则必然出现交叉关系,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包含浓溶液 |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
如图,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如图A,当温度变化时(不考虑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由此推断温度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量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此过程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①、②、③、④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g水,在20摄氏度时,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g、9g、36g、18g的NaCl,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B.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C.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 D.20摄氏度时,如果①②中的物质混合后刚好达到饱和,则④中溶液一定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