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热量,温度_____。通过图像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_____。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准确测量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a、b两组同学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热量,温度_____。通过图像可知,b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_____。
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从图1中可见,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_____,从图2中可见阴影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_____,其值为_____克。

我国设计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cm3,纯金的质量约为6克(已知ρ玉=3.0g/cm3,ρ金=19.3g/cm3,ρ银=10.5g/cm3)。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的质量为多少?
(2)一枚金牌中金的体积约为多大?
(3)若该金牌由纯金制造,则金牌的质量是多大?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的质量为多少?
(2)一枚金牌中金的体积约为多大?
(3)若该金牌由纯金制造,则金牌的质量是多大?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合适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海波( )
A.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 B.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
C.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 D.熔化吸热、液化放热 |
为了测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丽首先用天平测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质量为33g,接着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拧开瓶盖,把这33g干玉米粒全部装进饮料瓶中(玉米粒短时间内吸水可忽略不计),再次拧上盖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总质量为131g,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约为( )
A.0.92×103kg/m3 | B.1.1×103kg/m3 | C.1.2×103kg/m3 | D.11×103kg/m3 |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为_____克。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毫升。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评估实验过程及结果时,认为液体的体积测量值会比他的实际值小,请你分析原因_____。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种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kg/m3。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为_____克。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毫升。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评估实验过程及结果时,认为液体的体积测量值会比他的实际值小,请你分析原因_____。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种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kg/m3。
|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克) | 液体体积(立方厘米) |
1 | 25 | 0 |
2 | 33 | 10 |
3 | 45 | 25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
2017年航天计划出炉了,其中两项让人满怀期待:一是货运飞船要给天宫二号“送快递”,二是嫦娥五号要从月球带回土壤,假如用天平测量太空中的货运飞船中货物的质量,用天平在月球表面测量土壤的质量,结果会是 ( )
A.两者测量出的质量与地球上测出的一样 |
B.飞船中的天平无法测出货物质量,月球上的天平测出的质量比地球上测出的小 |
C.飞船中的天平无法测出货物质量,月球上的天平测出的质量与地球上测出的一样 |
D.两者都无法测出其质量 |
小金用刻度尺、塑料碗、大烧杯(底面积为S)等器材测量金属球的体积和质量,他先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1;将金属球放在塑料碗中,放入球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2;将塑料碗中的金属球轻放入烧杯中,如图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且该金属球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结果用字母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
B.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杯子的外壁会有水蒸气液化形成大量的水珠 |
C.烧水时,我们看到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
D.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