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
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 |
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 |
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 |
如图,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已知图②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①和图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
B.图②和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在此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
D.在此过程中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你认为他们做这个实验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溶质颗粒大小 | B.溶剂的温度 |
C.溶剂的种类 | D.溶剂的质量 |
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1)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钾____g。
(2)90℃时,100g饱和氯化钾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____(选填“>”“<”或“=”)100g。
(3)3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该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属于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温度(℃) | 60 | 70 | 80 | 90 | 100 | |
溶解度(g) | 45.5 | 48.3 | 51.1 | 54.0 | 56.7 | |
(1)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钾____g。
(2)90℃时,100g饱和氯化钾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____(选填“>”“<”或“=”)100g。
(3)3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该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属于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饱和澄清石灰水升温,可以观察到浑浊现象 |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
C.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D.牛奶和肥皂水均属于溶液 |
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1)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
(3)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4)____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硝酸钾。
(5)____将有颜色的水脱色。
A.结晶法 | B.蒸发法 | C.蒸馏法 | D.过滤法 | E.吸附法 |
(2)____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
(3)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4)____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硝酸钾。
(5)____将有颜色的水脱色。
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已知该温度条件下蔗糖溶解度大于氯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B.升温到60℃,两烧杯中均有晶体析出 |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D.蔗糖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
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的质量分数最大

的质量分数最大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将6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 |
D.在30℃~70℃范围内,硫酸钠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