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t℃时,向xg 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g KNO3或蒸发掉bg水恢复到t℃,溶液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在t℃时,KNO3的溶解度为![]() |
B.若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C.若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g 水,恢复到原温度,能析出2agKNO3 |
D.在t℃时所配得的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一圆筒形容器内装有水,圆筒内横截面积为100厘米2,现将混有石块的冰块放入筒内水中,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发现筒内水面上升6厘米;当冰全部熔解后,发现水面又下降0.56厘米。设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国,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时的水量。
(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2)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____)
(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2)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____)
A.5毫升 ![]() | B.50毫升 | C.80毫升 ![]() | D.95毫升 |
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叫氨水(NH3·H2O)呈碱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生成氯化铵。氨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化肥、纯碱等。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任写一点)________ 。
(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用洒水的方法来吸收,原因是________。
(1)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任写一点)________ 。
(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用洒水的方法来吸收,原因是________。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某中学生的100米赛跑的成绩是13秒 |
B.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260平方米 |
C.两只鸡蛋的质量是100克 |
D.杭州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
冬天,天一冷,小金就喜欢吃火锅;而到了夏天,天气一暖和,小金就喜欢吃雪糕。小金也观察到,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而吃雪糕时,雪糕周围会冒“冷气”。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
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用字母Φ表示)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占泡沫钢总体积的百分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多少?请列式计算(空气的质量忽略不计)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如果操作不当,会使测量值有偏差,这是应该避免的。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未将天平调平就直接称量,测量值可能会偏大 |
B.用体温计测体温前,没有用力甩体温计,测量值可能会偏小 |
C.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平行,测量值会偏小 |
D.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直径时,若绕线时不紧密,测量值会偏小 |
同学们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cm3、15cm3、20cm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表。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测的注射器的质量为11g)
(1)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________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金回家继续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下列各图中,能大致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的是图(______)

②等水完全结冰后,小金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 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____________克/厘米3。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测的注射器的质量为11g)
实验次序 | 水的体积/cm3 | 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g | 水的总质量/g |
1 | 10 | 21 | 10 |
2 | 15 | 26 | 15 |
3 | 20 | 31 | 20 |
(1)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
B.被称量物应放在天平的右盘 |
C.加砝码的顺序应是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 |
D.使用天平前,先将横梁调平衡,再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处 |
(3)受此实验启发,小金回家继续测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下列各图中,能大致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的是图(______)




②等水完全结冰后,小金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_______ 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____________克/厘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