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环节是:① ____② ____ ③_____ ⑤_____
(2)南水北调改变的是________(填数字)这一环节。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和地心引力。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D.对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国庆期间小华跟随父亲一起游完了新光古村落,体验了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在下列体验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有(  )
(1)拉石磨磨大豆     (2)咀嚼淡白米粉饼皮感觉有点甜
(3)在农庄用麦秆编蒲扇子 (4)在烧烤店利用木炭烧烤
A.(1)(3)B.(2)(4)C.(1)(4)D.(2)(3)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K2SO4、K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用废铁屑生产硫酸亚铁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废铁屑中其他成分不溶且不参加反应)

(1)欲配置20%的H2SO4溶液100克,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克?(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 
(2)实验中,操作A为________。   
(3)在洗涤析出的 FeSO4·7H2O 晶体时,一般采用少量冰水洗涤。根据硫酸亚铁的溶解度表(如下表所示),说一说这样操作的理由。________。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0.3
26.3
30.8
40.1
48.4
52.4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我国载人神舟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如图 所示),可以在返 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主 要由于(  )
A.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B.它的硬度大,飞行时不易损坏
C.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D.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g/c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g。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
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
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
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
(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______(只填写序号即可)。
(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
(3)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