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小倩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倒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改进实验:小娜使用与小倩相同的试剂,通过改进上述实验中某一步的操作方法,不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还能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小娜改进的实验操作中关键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评价: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___ (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小倩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倒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改进实验:小娜使用与小倩相同的试剂,通过改进上述实验中某一步的操作方法,不但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还能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小娜改进的实验操作中关键的一点是
反思评价: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无色酚酞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钡、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断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 __;
(3)为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小华取原固体粉末4.00 g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其粉末中的成分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33 g。通过计算后,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是___________。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断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 __;
(3)为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小华取原固体粉末4.00 g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其粉末中的成分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33 g。通过计算后,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是___________。
实验表明,用碱性溶液浸泡新鲜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根据上述表明,对刚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应浸泡在下列哪种溶液中()
A.白酒 | B.碳酸钠溶液 | C.食醋 | D.烧碱溶液 |
Ca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盐酸,欲除去盐酸并使溶液呈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可选用的试剂是()
A.石灰水 | B.石灰石 | C.纯碱溶液 | D.硝酸银溶液 |
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鉴别某些物质。有3包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钙中的一种,现用实验的方法将它们逐一区分。
(1)取少量3种粉末,分别装入编号为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加水后都能溶解。其中甲试管壁明显变热,由此可知甲试管中加的粉末是 (填化学式)。
(2)取甲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滴入另两支试管中,乙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请写出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取少量3种粉末,分别装入编号为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加水后都能溶解。其中甲试管壁明显变热,由此可知甲试管中加的粉末是 (填化学式)。
(2)取甲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滴入另两支试管中,乙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请写出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有如下试剂:①pH试纸; ②酚酞试液; ③稀盐酸; ④Na2CO3溶液; ⑤石蕊试液。其中能将水、稀硫酸、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一次性鉴别开来的是 。
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生石灰和纯碱,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
药品柜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药品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 盐酸 硫酸 | 二氧化锰 氧化铜 | 氯化钠 硫酸钠 |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生石灰和纯碱,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
A.③和① | B.④和① | C.③和④ | D.①和② |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由上述数据可以知道( )
试剂1 | 试剂2 温度/℃ | 溶解后 温度/℃ | 静置后 温度/℃ | 试剂3 温度/℃ | 混合后 温度/℃ |
0.5gNa2CO3 | 10mL H2O 20.0 | 23.3 | 20.0 | 10mL HCl(20%) 20.0 | 23.7 |
0.5gNaHCO3 | 10mL H2O 20.0 | 18.5 | 20.0 | 10mL HCl(20%) 20.0 | 20.8 |
由上述数据可以知道( )
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
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比碳酸钠多 |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
下列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2O和H2O |
B.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
C.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升高 |
D.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
下图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生成产物中的水已略去)。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H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D的化学式:
F_ ;
H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 + G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D的化学式:
F_ ;
H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 + G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