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 人与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 遗传与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学习小组为了调查校园不同区域空气中的细菌含量,选择了三天中的同一时间段,在相同条件下用培养皿在不同区域内进行采样,分别在室温下恒温培养48 h,观察培养皿中长出的乳白色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茵落),点数后,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 、 、螺旋菌三类。
(2)上述四个区域中,空气中细菌含量最低的是 。
(3)教室内空气中细菌含量较高的原因是 。(写出一个即可)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菌落平均个数 |
教室内 | 28 | 25 | 26 | 26 |
绿化区 | 3 | 5 | 2 | 3 |
食堂 | 20 | 24 | 21 | 22 |
运动场 | 7 | 9 | 7 | 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 、 、螺旋菌三类。
(2)上述四个区域中,空气中细菌含量最低的是 。
(3)教室内空气中细菌含量较高的原因是 。(写出一个即可)
下图是探究微生物生长与水分关系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对培养皿A与培养皿B的处理,有一处是不同的,它是 ;培养皿B与培养皿C之间也有一处不同,它是 。该实验设置培养皿A、B、C的目的是 。

在实验过程中,对培养皿A与培养皿B的处理,有一处是不同的,它是 ;培养皿B与培养皿C之间也有一处不同,它是 。该实验设置培养皿A、B、C的目的是 。
细菌个体极微小,仅由 组成,属 生物。细菌细胞一般由 、 、 组成,没有 。细菌的形状有 、 、 。有些细菌还有 和 。荚膜起 作用。细菌用 进行繁殖。有些细菌能侵入人体或动植物体内,破坏其正常的生理活动,使之得病,这些细菌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