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小新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实验设计示意图(甲、乙幼苗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幼苗尖端提供的生长素),几天后,观察到甲直立生长,乙向右弯曲生长,丙停止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弯曲生长。请解释图乙幼苗向右弯曲生长的原因。
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古人早就对自然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科学本质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红的原因是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B.“常时掐去苗尖,勿要苗长高”——摘除顶芽会使植物枝叶更茂盛,因为顶芽的生长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空气(气体)和水(液体)都能传声
D.“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现象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大枣中维生素含量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种植户经常在枣的盛花期喷施赤霉素药液,这样可以提高产量。
(1)在枣的盛花期喷施赤霉素药液,赤霉素起到的主要作用是_____。
A.抑制细胞分裂  
B.促进果实发育  
C.促进果实脱落
(2)如果使用赤霉素过量,会对农作物产生严重副作用,种植户在使用赤霉素前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
(α)。图为实验示意图。

(1)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___________(填“纵” 或“横”)向切割后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那么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是:生长素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某同学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实验设计示意图(甲乙幼苗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玉米幼苗尖端提供的生长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对照实验是为了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B.乙丙对照实验是为了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
C.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
D.丁和戊的结果是丁向右弯曲生长(或弯向光源生长);戊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几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试分析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图注:1、不透光锡纸筒;2、不透光锡纸小帽;3、不透光罩;4、切去尖端;5、琼脂块;6、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
(1)比较 A、B和D三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在这个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组是 (填相应的字母)。
(2)为了得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的结论,可以比较哪二组实验? (填相应的字母)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B.乙C.丙D.丁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研究X、Y、Z三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判断合理的是()
A.Z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B.Y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
C.X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D.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Y<Z<X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瓶竖放,乙瓶先竖放生长几天,再横放生长几天。

(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甲瓶中茎___生长,根___生长;乙瓶横放后,茎从___,根从______。
(2)可获得的结论是:豆芽茎具有___性,根具有___性。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家在农村的小王同学发现:台风过后,绿色植物倒伏了,但它的茎杆前端却仍保持向上生长的趋势。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受肥料的影响,根的向化性B.受水的影响,跟的向水性
C.受地球引力的影响,茎的负向地性D.受阳光的影响,茎的向光性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