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神经调节
- 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 人体的激素调节
- 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为盲人智能手机。盲人智能手机主要靠声音控制,具有盲文识别功能,整部手机只有一个按键,用来实现语音录入功能。打电话时,只要按下手机的唯一按键后,手机就会自动询问进入电话模式还是短信模式。若进入电话模式,通过念号码让手机自动拨号就可完成打电话的全部过程。下列有关盲人使用手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动询问时盲人主要用触觉感受外界信息 |
B.使用时产生听觉的部位是耳朵 |
C.打电话时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 |
D.所有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
下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写出听觉形成的过程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箭头及相关文字表示)。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_________ 产生的。
(3)一位战士的耳被枪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_________ 。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嘴巴,以避免耳被震聋。
(4)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___ 进入中耳引起发炎。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写出听觉形成的过程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
(3)一位战士的耳被枪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
(4)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
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
A.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 | B.触碰含羞草的叶子合拢——感触性 |
C.糖尿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 D.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
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 )
A.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 | B.小明听到铃声进教室——激素的调节 |
C.含羞草受碰叶子合拢——植物感性运动 | D.侏儒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
小华在“打呵欠”时,听不清或听不到老师正在讲课的内容,你分析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
A.鼓膜的振动 | B.听小骨的振动 |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 D.神经冲动的传导 |
味觉的形成: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_____,使其产生信息,再通过味神经传到_____的味觉中枢,形成味觉。
“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心情。”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描述了诗人的感觉正确的是( )
A.听觉和视觉 | B.嗅觉和视觉 |
C.触觉和味觉 | D.嗅觉和听觉 |
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______,右手感到______;说明_______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______。
某视力正常的同学站在某公交站牌处先是看到一辆公交车停在远处,而后启动向他迎面驶来,停在他面前。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球晶状体曲度变化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克/厘米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克、m2=132.0克、m3=141.6克,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下图。

结合实验图解,ρ食盐水= 克/厘米3。
(2)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奈特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旋转木板上的幼苗状况变化如下图。

请你描述奈特实验的现象,并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
(1)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克/厘米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克、m2=132.0克、m3=141.6克,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下图。

结合实验图解,ρ食盐水= 克/厘米3。
(2)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奈特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旋转木板上的幼苗状况变化如下图。

请你描述奈特实验的现象,并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作出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