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处上升,B处下降
C.AB两处都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
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
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    模拟人体的膈,序号②模拟人体的 。序号③模拟的是人体的 ,序号①模拟的是人体的
(2)表示吸气过程的是图 ,此时由于膈肌 (“收缩”或“舒张”),胸廓的径增大,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和 径的变化。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经②后,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图中②模拟肺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D.图中①模拟的结构能清洁吸入的气体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今年,娄底市城区时有雾霾(mái)天气。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雾霾天气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通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有 做支架。
(2)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3)如图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其中表示剧烈运动呼吸状态下的曲线图是 。呼吸的动力主要来自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为呼吸系统组成和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单层扁平细胞构成的,这利于进行    
(3)图(二)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 气体含量增加了;
(4)图二中a、b代表的主要气体成分分别为()
A.氧气、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氧气
C.氧气、氧气
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5)当人体在吸气时,图1中结构3所处的位置及状态分别为()
A.上升、收缩
B.上升、舒张
C.下降、收缩
D.下降、舒张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人在呼吸系统内实现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如图所示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和膈的变化模拟图,其中表示人正在吸气的是  (填字母)。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
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布满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当人体处于如图甲所示状态时,膈肌、肋间外肌的状态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
A.收缩,外界气体→气管→肺
B.收缩,肺→气管→口腔→外界
C.舒张,外界气体→气管→肺
D.舒张,肺→气管→鼻腔→外界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图甲是呼吸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2是 ,图中4是 ,它是肺进行 的主要部位。
(2)图乙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呼气时 手捏紧橡皮管,另一只手松开。本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瓶。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