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1)食物所含的七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而直接进行过程②的物质有________;
(2)③过程是________;
(3)如果C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________分泌不足。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肺泡、支气管、气管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D.气管、支气管、肺泡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人体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最多的两种成分依次是氮气、二氧化碳
C.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
D.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科学拓展性学习中,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架子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大烧杯外的水面下降。请回答:

(1)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______________
(2)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能否证明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答: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物质交换和运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呼气和吸气完成了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通过呼吸作用完成了乙处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通过扩散作用完成了甲处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通过异化作用完成了组织细胞内的物质分解和能量释放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这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转换的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中。对于植物细胞来说,还有一种能量转换器是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
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人体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每一个肺泡都被毛细血管包围
B.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的氧气浓度高于毛细血管
D.氧气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靠的是扩散作用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几乎只能成单行通过,流速缓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和肺泡间的_____。
(2)图乙中,①和②合称_____,血液通过该结构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经过[___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由肾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经静脉血管流回心脏,首先到达[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是一个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   
(2)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仅由一层________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与肺泡与毛细血管间进行气体交换这一功能相适应。   
(3)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______。
A. 呼吸作用 B. 渗透作用 C. 扩散作用 D. 交换作用
(4)在下列各项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A. 肺泡 B. 组织细胞 C. 血液 D. 组织液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