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消化系统的组成
-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酶的催化作用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3.15曝光了一些养鸡场违规使用多种抗生素和激素来养殖肉鸡,违规喂食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品使得肉鸡能够快速生长,这种“速生鸡”未经检疫就进入了餐饮系统,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1)人摄入“速生鸡”鸡肉后,鸡肉中的蛋白质主要在消化道中的______处被消化成氨基酸,然后与残留的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一道被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部分。
(2)“速生鸡”事件曝光后,造成大量的白羽鸡大量滞销,小科看到鸡肉就想到“速生鸡”。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反射。
(3)某校科技小组想探究“速生鸡”的危害,他们将20只体型相近的小白鼠分成A、B两组。A组每天喂混有利巴韦林的食物,B组每天喂等量的不含利巴韦林的食物。一个月后,让小白鼠感冒,并A、B两组注射等量的利巴韦林注射液,结果是B组小白鼠很快痊愈,而A组的恢复很慢。这说明A组小白鼠对利巴韦林产生了________性。(选填“适应”、“免疫”或“自然选择”)
(1)人摄入“速生鸡”鸡肉后,鸡肉中的蛋白质主要在消化道中的______处被消化成氨基酸,然后与残留的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一道被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部分。
(2)“速生鸡”事件曝光后,造成大量的白羽鸡大量滞销,小科看到鸡肉就想到“速生鸡”。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反射。
(3)某校科技小组想探究“速生鸡”的危害,他们将20只体型相近的小白鼠分成A、B两组。A组每天喂混有利巴韦林的食物,B组每天喂等量的不含利巴韦林的食物。一个月后,让小白鼠感冒,并A、B两组注射等量的利巴韦林注射液,结果是B组小白鼠很快痊愈,而A组的恢复很慢。这说明A组小白鼠对利巴韦林产生了________性。(选填“适应”、“免疫”或“自然选择”)
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实验或活动名称 | 实验用品 | 使用目的 |
A | 观察和解剖花 | 刀片 | 剖开子房 |
B |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 碘液 | 检验淀粉 |
C | 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检验二氧化碳 |
D |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 | 显微镜 | 观察细胞结构 |
A.A | B.B | C.C | D.D |
下列关于实验中选择的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时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
B.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D.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
模型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可以将一些难以观察的东西非常直观的呈现出来,下面四个模型分别是:①表示食物链中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食物中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③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血管(“→”表示血流方向);④:表示人体心脏及其所连血管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模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以写出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 |
B.根据图②可以得出消化道B是胃 |
C.根据图③可以发现3是小动脉 |
D.根据图④我们可以看出血管1中的血压最高 |
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象来建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 |
B.若乙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
C.丙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Ⅳ→Ⅱ→Ⅰ→Ⅲ |
D.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0C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0C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 |

(1)上图(一)中的A、B、C是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其中能保护身体抵抗细菌等侵袭的是______(选填A、B、C)
(2)图(二)是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常见的两种情况,你认为Ⅰ和Ⅱ两种情况下,观察范围内细胞数目较多、视野较亮的是____。(选填Ⅰ和Ⅱ)
(3)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用这种洗衣粉能很好地除去衣服上的奶渍和血渍,使用这种洗衣粉时最好要用温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蛋白质在体内消化后的产物是_______。
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实验或活动名称 | 实验用品 | 使用目的 |
A | 观察和解剖花 | 显微镜 | 观察胚珠 |
B |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 碘液 | 检验淀粉 |
C |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吸收二氧化碳 |
D |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裝片 | 红墨水 | 染色 |
A.A | B.B | C.C | D.D |
听长辈说制作生伴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查阅资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桃红色的二氯靛芬钠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二:取等量桃红色的二氯靛芬钠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__________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桃红色的二氯靛芬钠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二:取等量桃红色的二氯靛芬钠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桃红色的二氯靛芬钠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 桃红色不消退 |
桃红色的二氯靛芬钠溶液+青椒和蒸馏水 | 桃红色退去 |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__________
A.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B.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入________.
(2)三支试管都要放在________℃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________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入________.
(2)三支试管都要放在________℃的温水中5~10分钟,以保证酶的最大活性.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________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
小华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了如下处理:

(1)第2号设计有错,将错误之处改正为________.
(2)第2号改正设计后,本试验共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
(3)第2号改正设计后,将三支试管都放入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并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号.
(4)1、3号对照,两组间的变量是________.
(5)第2号改正设计后,1、2号对照,说明________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6)馒头进入小肠被消化后,经吸收汇集到肝脏,其中暂时不用的部分可以合成________储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利用.
序号 | 处理方法 |
1 |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温水 |
2 | 馒头碎屑、4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温水 |
3 |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5℃温水 |

(1)第2号设计有错,将错误之处改正为________.
(2)第2号改正设计后,本试验共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
(3)第2号改正设计后,将三支试管都放入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并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号.
(4)1、3号对照,两组间的变量是________.
(5)第2号改正设计后,1、2号对照,说明________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6)馒头进入小肠被消化后,经吸收汇集到肝脏,其中暂时不用的部分可以合成________储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