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 人体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培养几天,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变量是水分的多少 |
B.植株的正常生长需要无机盐 |
C.实验变量是光照时间 |
D.植株的正常生长只需要水分 |
早春吋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 )
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
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
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
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
下表中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器官与组织,其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是( )
选项 | 器官与组织 | 结构特点 | 功能 |
A | 心脏 | 左心房壁的肌肉最厚 | 使血液获得的动力越大,向前流动越远 |
B | 主动脉 | 血管内有动脉瓣 | 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
C | 毛细血管 | 管径细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
D | 血液 | 含有白细胞的数量最多 | 有利于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运输大量氧气 |
A.A | B.B |
C.C | D.D |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图中a~h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血液里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 ,这种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________ .
(2)蛋白质最初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 ,其最终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 .
(3)在a、b过程中进入血液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 .
(4)经过e、f的气体交换后,图中循环系统中的血液变为________ (填“动脉”或“静脉”)血.
(5)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某些物质经过肾小球的________ 后在肾小囊内形成________ ,然后通过肾小管的________ 后形成尿液.

(1)血液里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 ,这种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________ .
(2)蛋白质最初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 ,其最终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 .
(3)在a、b过程中进入血液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 .
(4)经过e、f的气体交换后,图中循环系统中的血液变为________ (填“动脉”或“静脉”)血.
(5)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某些物质经过肾小球的________ 后在肾小囊内形成________ ,然后通过肾小管的________ 后形成尿液.
酶是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由许多个氨基酸连接而成的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构成的,科学家为了研究酶为什么具有催化能力,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得了该酶5种长度不一的片段(见图,图中的数字表示氨基酸的编号,如1—196表示该酶的第1号氨基酸到第196号氨基酸),同时检验了各片段的催化能力(“+”表示具有催化能力,“—”表示没有催化能力)根据实验结果,该酶具有催化能力的可能是下列哪一个片段? ( )


A.第196号氨基酸至第419号氨基酸 | B.第1号氨基酸至第43号氨基酸 |
C.第197号氨基酸至第302号氨基酸 | D.第44号氨基酸至第196号氨基酸 |
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
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
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
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 |
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像是( )
水温(℃)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秒) | 28 | 12 | 6 | 4 | 12 | 17 |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取4支洁净的试管,①号和②号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③号和①号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pH约为7)和1毫升蒸馏水,将4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水浴5分钟。然后将③号和④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①号和②号试管,充分摇匀,再放回37℃的水中水浴5分钟。往①号和②号试管各滴入1滴碘液,摇匀,观察发现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②号试管溶液变蓝。这一实验可以说明( )
A.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
B.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
C.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
D.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 |
下列对于图中器官功能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
B.②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
C.③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含有多种消化酶 |
D.④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