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 人体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
B.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有细胞核 |
C.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 |
D.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
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表,结论错误的是( )
试管 | 加入物质 | 温度 | 时间 | 加入碘液 |
1 | 淀粉糊+唾液 | 37℃ | 5分钟 | 不变蓝 |
2 | 淀粉糊+胃液 | 37℃ | 5分钟 | 变蓝 |
3 | 淀粉糊+唾液 | 0℃ | 5分钟 | 变蓝 |
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
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
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
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
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
B.t1的温度大概在37˚C左右 |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
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肾单位包括①②④⑤ |
B.①和②内流动的血液分别是动脉血和静脉血 |
C.④内液体与⑤内的液体相比,④内没有葡萄糖 |
D.人大量饮水后排尿量增加,说明⑥重吸收能力有限 |
某人喉部发炎,医生给他进行臀部注射来消炎,则药物的循环途径为( )
①右心房 ②左心房 ③左心室 ④右心室 ⑤肺部毛细血管
⑥主动脉 ⑦肺动脉 ⑧肺静脉 ⑨上腔静脉 ⑩下腔静脉
①右心房 ②左心房 ③左心室 ④右心室 ⑤肺部毛细血管
⑥主动脉 ⑦肺动脉 ⑧肺静脉 ⑨上腔静脉 ⑩下腔静脉
A.⑨②③⑤⑥⑩④⑦⑧① | B.⑩④⑦⑤⑧①②③⑥⑨ |
C.⑩①④⑦⑤⑧②③⑥ | D.⑩①④⑦⑤ |
下列结构与功能不相适应的一组是( )
A.口腔分泌唾液有利于消化淀粉 |
B.胃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
C.肝脏分泌胆汁有利于消化脂肪 |
D.小肠分泌肠液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
下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不同血管(H、I、J)时血液中氧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中H为肺动脉。则图中曲线和血管I分别表示的是( )


A.氧的浓度,肺静脉 | B.氧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
C.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静脉 | D.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
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O2和CO2含量的变化情况。则你认为B段血管应是____________;血流通过B段血管时,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迅速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