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A),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B)。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C)。
(1)上文中A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2)本实验结果     (填“符合”或“不符合”)假设。
(3)步骤B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  方法。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但不影响韧皮部的功能。)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
方法
A处韧皮
部环割
B处韧皮
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
断插入云母片
B处木质部切
断插入云母片
不作
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 当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________(填组别)。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纳米技术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您知道 1 纳米是 1 米的多少?( )
A.万分之一B.亿分之一C.十亿分之一D.百亿分之一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 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 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 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 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 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猜想二: 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 并标出所选物质。
______________
(3)验证猜想三: 进一步实验……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金设计了如下A、B两组实验

实验步骤:
①采集新鲜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
②在离60W的白炽灯水平距离为10、20、30cm处,分别安放3个相同容器(如A图所示),
均加入等量的淸水和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利用光强传感器测出
三个距离时的光照强度。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一);

③向B装置1、2、3号容器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蒸馏水、清水、1%碳酸氢钠溶液(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后各放入10枚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放在60W的白炽灯下照射容器接受光照强度相同)观察并记录6分钟后叶片上浮的数目(见表二)

请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
(1)分析表一,灯源与容器的距高远近与叶片上浮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表二中1号内无叶片上浮,请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据以上两组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应从哪两个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答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1)。
②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和图3。(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实验分析与评价:
(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4中的_______(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
(3)根据图2和图3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衣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A、B、C三个品种各6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阳的叶片5片,测定并计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
品种
A
B
C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
6.22
8.11
7.85
 

请回答:
(1)实验中每个品种选取6株的目的是________;   
(2)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________相同;   
(3)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苋菜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把苋菜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
(查阅资料)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因而色素不会从细胞中出来;当放入沸水中,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细胞中的色素就会进入清水中,水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酸性物质会影响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吗?
(实验步骤)①给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标上A和B,并加入等量的新鲜苋菜;
②向A烧杯加入清水,向B烧杯加入稀盐酸;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得到结论:在盐酸溶液中,细胞膜的结构被破坏,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色素分子从细胞内进入外界溶液。请回答:
(1)苋菜中的红色物质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结构中。
(2)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步骤有什么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第一步: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然后用酒精稀释,配制出了质量分数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第二步:取5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中盛有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3)实验中设置第1组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将两棵长势相近的草莓幼苗分别栽入两个花盆中并编号为A、B;②每天对A花盆中草莓喷洒用清水配制的0.02%甲壳素溶液,同时对B花盆中草莓喷洒等量的清水;③将上述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地方20天。最后数出每棵草莓根的数目和测量每条根的长度,计算出总长度,针对上述实验设计和评价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是甲壳素能促进草莓根系生长
B.实验结论是A组草莓根总长度大于组
C.实验目的是研究清水是否对草莓根系的生长有影响
D.实验前也要数出每棵草莓根的数目并计算根的总长度,计算实验前后的差值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