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转移理论中,产业梯度主要指由于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源、经济、技术、产业分工差异而在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阶梯状差距。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代表的产业要素分别是
A.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B.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
C.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D.能源、劳动力、资本、技术
【小题2】目前我国东部产业在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其主要转移的产业要素为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3】直接的产业转移更多依赖于中介机会,下列因素中所起中介作用最小的是
A.家乡投资B.人际关系
C.文化设施D.政府合作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大量转移到新兴经济体,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失业率上升,暴露出以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弊端。2009年6月以来,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重振制造业,苹果电脑、福特汽车、英特尔公司陆续把部分实体经济转回美国本土,“制造业回归美国”初见成效,纳米技术、机器人、3D打印等产业的布局也逐渐展开,因产业转移造成的产业空心化现象有所缓解。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美国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  )
A.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使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恶化
C.会大幅度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
D.使制造业工人转入高新技术产业
【小题2】阻碍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因素是(  )
A.国内缺少足够的廉价劳动力
B.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的提高
C.新兴经济体劳动力成本上涨
D.新兴国家科技研发能力进步
【小题3】为应对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影响,我国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
B.鼓励我国企业到美国大量投资建厂
C.加快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D.积极发展金融、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下图为上海市与浙江省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从上海向浙江转移,趋势最明显的产业是()
A.家具与皮革B.烟草与机械
C.机械与通讯D.皮革与文体用品
【小题2】有关产业转移,对移出地的影响主要是()
A.工业产值降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B.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
C.加强国际分工合作,推动国际经济一体化D.短期内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A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中①是指(  )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D.闽南地区
【小题2】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
B.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广东家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家具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亚太地区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主要市场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但自2001年下半年起,广东家具产业走向低迷,先后有300多家企业倒闭。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家具企业加大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力度,但也有大量企业宁愿留在广东进行企业转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产业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大量企业依然不愿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原因有
①广东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广东产业链完整,配套生产成本低
③广东研发力量雄厚,物流成本低
④广东优惠政策扶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广东家具制造业最合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A.继续增加对欧美地区的出口份额B.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C.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D.加强政府引导,只做高附加值高端产品
【小题3】中西部地区引进家具制造业的意义是
A.促进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B.带动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集聚相关产业,区域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扩大就业,促进工业化进程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3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3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结果是(  )
A.转移了工业污染
B.增加了生产成本
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增加了接收地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实现两地之间的双赢
【小题2】电话机、饮料、一般电子玩具等63种产品被列入了鼓励转移的目录,这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
A.产品技术含量高B.污染较为严重
C.工艺技术水平要求一般,属劳动密集型产业D.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兴产业
【小题3】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不包括(  )
A.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因素B.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C.市场因素D.政策因素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的研究团队称,印度经济于2016年喜迎开门红,跻身全球经济主引擎之列,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而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继续快速增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主要考虑的是
A.能源、市场B.市场、劳动力
C.劳动力、技术D.技术、能源
【小题2】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会产生的影响是
A.加大印度经济危机的风险B.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进入不利于产业升级
C.严重冲击印度国内市场D.缓解印度人口众多引起的就业压力
【小题3】印度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 
①自然资源丰富,利于经济发展  ②经济较为发达,国内资金充足,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③濒临太平洋,对外交通便利  ④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二战以来,全球已出现三次产业转移,目前第四次产业转移正在进行中,制造业全球布局具有寻“成本洼地”而生的特点。下表结合就业人均GDP、少儿人口总数,同时考虑运输成本、政治风险,综合得分等因素,对9个国家进行了数据统计,旨在寻找第四轮产业转移浪潮中的“新大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
就业人均GDP排名
少儿人口总数排名
海岸线长度排名
物流效率排名
腐败感知指数排名
综合得分
印度尼西亚
4
2
1
4
3
16
菲律宾
3
6
2
7
7
25

9
3
3
1
1
17
墨西哥
7
5
4
5
6
27

5
4
5
8
4
26
土耳其
8
8
6
2
2
26

2
1
7
6
3
19
阿根廷
6
9
8
9
8
30
越南
1
7
9
3
9
29
 
【小题1】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国家可能是(  )
A.中国、巴西、俄罗斯
B.巴西、俄罗斯、中国
C.美国、巴西、印度
D.印度、巴西、美国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丙国转移
B.产业转移可能由发展中国家转回发达国家
C.腐败感知指数会影响产业转移的内部交易成本
D.乙国存在逆城市化问题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德国著名运动用品制造商近50年生产线转移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I为追求先进生产技术
B.阶段Ⅱ为树立品牌形象
C.阶段Ⅲ为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D.阶段Ⅳ为扩大消费市场
【小题2】该企业生产线“回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改善生产经营与企业管理
B.将实现全球标准化生产
C.为大幅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D.将加速德国新科技的应用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
A.增加劳动力需求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C.制约制造业发展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