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
②因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主要是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
⑥因我国北方水土的分配不均衡

【小题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线工程从杨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
B.中线前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
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
①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
②因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主要是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
⑥因我国北方水土的分配不均衡
A.①② | B.④⑥ | C.①③ | D.⑤⑥ |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小题2】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长度1 432公里)工程正式通水。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A.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
B.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 |
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读下图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调配的资源分别是( )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②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盐碱化,原因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地下水位较低,河水下渗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为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小题3】①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调配的资源分别是( )
A.煤炭、铁矿石、木材 | B.天然气、电力、石油 |
C.石油、水、煤炭 | D.天然气、水、电力 |
①沿途有些地区地下水位较低,河水下渗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为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A.城市分布 | B.地形起伏 | C.交通条件 | D.国际贸易壁垒 |
读下图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调配的资源分别是( )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②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盐碱化,原因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地下水位较低,河水下渗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为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入侵
【小题3】①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调配的资源分别是( )
A.煤炭、铁矿石、木材 | B.天然气、电力、石油 |
C.石油、水、煤炭 | D.天然气、水、电力 |
①沿途有些地区地下水位较低,河水下渗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为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入侵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A.城市分布 | B.地形起伏 | C.交通条件 | D.国际贸易壁垒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3 年 12 月 25 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如图 )主体工程胜利完工,于 2014 年汛后正式通水。中线工程受水区现状年均缺水量在 60 亿立方米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从而造成地下水大范围、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地区的含水层已呈疏干状态。
截至 2018 年 9 月:中线一期工程已不间断安全供水 1371 天,共调水 169.29 亿立方米,累计向京津冀豫 4 省市供水超 158 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1 亿人,可使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一直保持或优于Ⅱ类。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受水地区的有利影响。
2013 年 12 月 25 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如图 )主体工程胜利完工,于 2014 年汛后正式通水。中线工程受水区现状年均缺水量在 60 亿立方米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从而造成地下水大范围、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地区的含水层已呈疏干状态。
截至 2018 年 9 月:中线一期工程已不间断安全供水 1371 天,共调水 169.29 亿立方米,累计向京津冀豫 4 省市供水超 158 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1 亿人,可使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一直保持或优于Ⅱ类。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受水地区的有利影响。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A.东水西调 | B.西水东调 |
C.北水南调 | D.南水北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千岛湖引水工程从千岛湖取水,沿线以隧洞、管道等输水方式,最终将水输送到杭州及嘉兴各县市,以有效缓解这些地区目前优质饮用水短缺的状况。
(1)因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造成杭州、嘉兴等城市水质恶化,出现___型缺水。
(2)从千岛湖引水的角度看,千岛湖湿地具有的重要价值是______。
(3)千岛湖引水工程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4)千岛湖引水工程对于杭州、嘉兴等城市的重要意义有_______、______等。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千岛湖引水工程从千岛湖取水,沿线以隧洞、管道等输水方式,最终将水输送到杭州及嘉兴各县市,以有效缓解这些地区目前优质饮用水短缺的状况。
(1)因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造成杭州、嘉兴等城市水质恶化,出现___型缺水。
(2)从千岛湖引水的角度看,千岛湖湿地具有的重要价值是______。
(3)千岛湖引水工程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4)千岛湖引水工程对于杭州、嘉兴等城市的重要意义有_______、______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旗河”调水方案,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平原开明渠,河道之间用水库,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下图示意“红旗河”藏水入疆线路。

(1) 说明新疆成为该工程受水区的主要原因。
(2) 分析该工程对受水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3) 目前有环境专家质疑该调水方案的可行性,试写出专家质疑的理由。
“红旗河”调水方案,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平原开明渠,河道之间用水库,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下图示意“红旗河”藏水入疆线路。

(1) 说明新疆成为该工程受水区的主要原因。
(2) 分析该工程对受水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3) 目前有环境专家质疑该调水方案的可行性,试写出专家质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