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 B.地形 |
C.交通 | D.城市 |
A.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B.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
C.控制地下漏斗区扩大 |
D.加快水产养殖业发展 |
A.耕地面积缩减 | B.生物多样性减少 |
C.水土流失加剧 | D.土壤盐碱化加重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进京。重点解决北京、石家庄、郑州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 华北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图。
材料三 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城市供水为目标的明渠输水方式在水质、水量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难以解决的缺陷,并为此付出了不小的环境和经济代价。
(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2)指出受水城市为解决水资源不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3)简述京津地区采用明渠输水方式的不利条件。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69.1亿立方米。下图为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调水线路甲相比,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A.可调水量大 | B.可输水时间长 | C.施工难度小 | D.全线自流输水 |
A.解决了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 B.改变陇东地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
C.改变武都段白龙江河流补给类型 | D.提高泾河自净能力,增大了水量 |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随着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 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1亿人间接受益。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2)分析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主要有利影响。
(3)甲段输水管道深埋地下,主要优点有哪些?
(4)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简述乙、丙两市在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材料二 华北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图。

材料三 实践证明,以城市供水为目标的明渠输水方式在水质、水量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难以解决的缺陷,并为此付出了不小的环境和经济代价。
(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2)指出受水城市为缓解水资源不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3)简述京津地区采用明渠输水方式的缺点。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肃省境内河流长475千米,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69.1亿立方米。读“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A.可调水量大 | B.水质好 |
C.施工难度小 | D.投资成本低 |
①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②解决陇东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③武都段白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 ④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海水西调”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①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
② 纬度高,冬季输水管道结冰
③ 沿线城市稀少,劳动力不足
④沿线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改善西北地区气候,缓解沙漠化进程 | B.充分利用海水,发展水产养殖业 |
C.减轻西北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 | D.发展水电 |

【小题1】与调出区相比,调入区
A.年降水量大 | B.海拔高度低 |
C.太阳辐射强 | D.正午太阳高度小 |
A.北部地区的水土流失 | B.北部地区的地面沉降 |
C.南部地区的航运不便 | D.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 |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鄂北地区旱情发生季节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季,受亚洲低压控制 |
B.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
C.秋季,冬季风南下控制 |
D.冬季,受锋面气旋控制 |
A.造成丹江口水库水资源枯竭 | B.加剧丹江口库区土壤盐碱化 |
C.解决鄂北地区水质污染问题 | D.促进鄂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