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匮乏,人均462立方米,京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还不如中东地区的以色列(365立方米)。黄淮海流域总人口4.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5%,GDP约占全国的31%,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2%。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三个方案中,中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直辖市政府所在地是 、 、 、 。中线调水的水源是 水库和 水库。
(2)(双选)济南有“泉城”之称,但前几年著名的大泉却相继干涸,原因是( )
A.地质构造破坏
B.泥沙淤积严重
C.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D.黄河断流
(3)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和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状况,我国实施了① 、② 、③ 、④ 跨流域调水工程,以缓解城市水资源不足问题。
(4)最近,国家决定提高自来水的价格,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
B.加快水利基本建设
C.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D.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5)从材料一中看出华北平原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跨流域调水对水源调入区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材料一 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匮乏,人均462立方米,京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还不如中东地区的以色列(365立方米)。黄淮海流域总人口4.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5%,GDP约占全国的31%,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2%。
材料二 我国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三个方案中,中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直辖市政府所在地是 、 、 、 。中线调水的水源是 水库和 水库。
(2)(双选)济南有“泉城”之称,但前几年著名的大泉却相继干涸,原因是( )
A.地质构造破坏
B.泥沙淤积严重
C.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D.黄河断流
(3)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和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状况,我国实施了① 、② 、③ 、④ 跨流域调水工程,以缓解城市水资源不足问题。
(4)最近,国家决定提高自来水的价格,其根本目的是( )
A.增加治理水污染的资金
B.加快水利基本建设
C.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D.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5)从材料一中看出华北平原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跨流域调水对水源调入区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据《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2010年丹江口水库水质评价为中营养状态,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水质的主要威胁。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下表为“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不同点。
(2)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相比的利与弊。
(3)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

土地利用类型 | 面积比例(%) |
林地 | 79.35 |
草地 | 2.52 |
耕地 | 13.53 |
城镇 | 0.46 |
裸地 | 3.14 |
水域 | 1.00 |
(1)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不同点。
(2)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相比的利与弊。
(3)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
下图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示意图,读图后完成题目。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工程和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工程。
(3)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和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至少两条)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工程和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工程。
(3)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和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至少两条)
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的主要原因是东线工程
①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③工程难度小 ④抽取长江水的水量最大,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小题2】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①华北地区春旱 ②江淮地区伏旱 ③华北地区夏涝 ④江淮地区梅雨
【小题3】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对沿线地区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的主要原因是东线工程
①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③工程难度小 ④抽取长江水的水量最大,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⑤ | D.③④ |
①华北地区春旱 ②江淮地区伏旱 ③华北地区夏涝 ④江淮地区梅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地面下沉 | B.土壤盐碱化 | C.湖泊面积增大 | D.湿地面积增加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小题2】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
C.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
D.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
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
C.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
D.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在建的千岛湖配水工程预计2018年通水,当前杭州自来水大部分来自钱塘江。根据设计,千岛湖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采用管道输水。读千岛湖配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千岛湖配水工程 ( )
【小题2】该工程建成后 ( )

【小题1】千岛湖配水工程 ( )
A.输水量有限,杭州市是唯一的受水区 |
B.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程基本自流输水 |
C.调水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杭州降水减少 |
D.采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源损耗 |
A.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大幅降低 |
B.使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
C.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保障杭州城市供水安全 |
D.可能导致钱塘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
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华北地区,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②人口少
③水资源利用率高 ④水资源总量少
【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量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
④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的水量最大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华北地区,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 ②人口少
③水资源利用率高 ④水资源总量少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量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
④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的水量最大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⑤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abc为我国三条资源调配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小题2】对上述三种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善了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入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有利于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是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消费需求分布不匹配导致的

【小题1】图中abc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 B.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 D.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
①改善了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入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有利于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是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消费需求分布不匹配导致的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西气东输工程线路所经过的地区不存在的环境问题为( )

【小题1】关于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
B.我国跨区域调配的能源资源主要是天然气 |
C.我国水资源分布集中,南多北少,为缓解南方洪涝灾害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
D.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原因 |
A.酸雨 | B.荒漠化 | C.天然林的破坏 | D.水土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