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1)图中箭头①②③所代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名称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工程对输入地区有什么意义?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下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 B.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
C.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 D.可缓解丁地的用水紧张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
C.可增加戊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
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开发潜力巨大。2018 年11月23 日,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行。该工程穿越了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地质极不稳定的横 断山脉核心地带,打破了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的记录,创造了电网工程在海拔、跨度、 自然条件复杂性等方面的世界之最。它的建成有效缓解了藏中地区的缺电问题,为川藏铁路修建提供了保障,为西藏清洁能源开发与外送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为藏 中电力联网工程地形地势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青藏其它区域的电力联网工程相比,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A.海拔跨度大,地质结构复杂 | B.生态脆弱,环保要求高 |
C.高原冻土,施工难度大 | D.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 |
①将西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西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③加强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④促进西藏地区就业,改善民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该企业属于劳动力主导型 ②从德国迁移到上海是科技因素
③从上海迁移广东是市场因素 ④在欧盟恢复设厂是国家政策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①④ |
近年来,大量外资企业撤离珠三角地区,迁往东南亚的越南、缅甸等国,比如索尼、三星、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企业,而中国企业包括中兴、华为、富士康、小米等知名企业也选择在东南亚扩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与珠三角相比,东南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建厂的根本原因是 ( )
A.市场广阔 | B.交通便捷 | C.生态良好 | D.成本优势明显 |
A.环境质量提高 | B.促进产业升级 |
C.促进城市化 | D.保障粮食安全 |
2018年6月28日,台湾著名加工制造企业富士康公司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新工厂动工。这将为威斯康星州带来15000个新的就业机会。
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富士康集团作为全球五百强企业,1988年在广东深圳地区投资建厂,在中国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从西南到中南到东北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该加工制造企业在中国国内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
A.交通运输成本 | B.原材料成本 | C.产业基础 | D.劳动力成本 |
A.政策的变化 | B.科学技术的发展 | C.市场的变化 | D.协作条件的变化 |
材料一:从丹江口水库(图1)调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流经陕西的丹江、汉江是其主要水源地。图2为丹江和汉江流域水质状况围(Ⅰ~Ⅴ水质由优到劣)。
材料二:区域域镇化包括人口的区际迁移和就地乡城迁移两种基本形式。任何省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会直接推动全国城镇化的推进,该省城镇化水平提高越快、全省人口规模越大,则对全国城镇化的贡献越多。图3为三省市1990~2010年城市化贡献率和2000~2010年总人口增长率。

(1)简述汉江上游河段(丹江口水库以上)的水文特点。
(2)分析丹江口水库被选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要原因。
(3)大型水库建设,会引发库岸区域哪些地质灾害?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与陕西相比,湖北和重庆的人口城市化贡献率存在被高估(统计的城市化水平超过实际的城市化水平)的现象。依据图3分析其原因。

【小题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 )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 B.M为能源,N为技术 |
C.M为技术,N为资金 |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 |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 D.带动乙地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及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缓解电力输入区能源资源紧张的局面 |
B.有利于电力输出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的改善 |
C.有利于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
D.减轻陕北地区的水土流失 |
A.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
B.可减小东部火电规模,减少东部地区的“霾”源 |
C.可以加快西部、北部的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 |
D.可大幅度降低电价,推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